孟加拉
法显所到的瞻波大国,在今孟加拉境内。“瞻波国”,意为“无胜”。瞻波城是古代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位于瞻波河和恒河岸边,在今孟加拉巴迦尔普尔附近。
而多摩梨帝国,其遗址位于今印度西孟加拉米德那浦尔县的塔姆鲁克,在鲁甫纳拉扬那河的西岸。
孟加拉国,全称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南亚国家,位于孟加拉湾之北,东南山区一小部分与缅甸为邻,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连,并在北方边境尚有大量飞地,全国总面积为147570平方公里。
孟加拉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孟加拉族占全国人口的98%。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尔后有使用藏缅语族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有与达罗毗荼人混血的雅利安人迁入。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孟加拉地区人民早期多信奉佛教、印度教。
1757年,孟加拉国沦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后,归属巴基斯坦,被称为东巴基斯坦。1971年,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截至2013年,孟加拉总人口1.5805亿多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100多人,是世界上各人口大国(即5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国家。
孟加拉国的四大宗教是: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穆斯林占总人口的88.3%,印度教徒约占10.5%,剩下的主要有佛教徒,基督教徒和普通民众。宪法保障所有孟加拉公民的宗教和文化自由。
印度古代梵语史诗《摩诃婆罗多》、梵语文献往世书都曾提名文加或孟加三角洲王。公元前四世纪成为印度孔雀王朝的领土,佛教开始传入孟加拉。公元四世纪,孟加拉成为笈多王朝的领土。
九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十二世纪末成为德里苏丹国领土。
十三世纪受外来影响改信伊斯兰教,1338年建立了孟加拉苏丹国,定都于达卡。十六世纪时,该地区已经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
1576年孟加拉苏丹国被莫卧儿帝国吞并,1757年起遭受英国殖民统治,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04年孟加拉地区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后来复合。
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地区被再次分割:西孟加拉地区归印度(今西孟加拉邦),东孟加拉地区(后改名称东巴基斯坦)归巴基斯坦。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终于使相距约2000千米的东、西巴基斯坦内部矛盾走向不可调和,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1975年10月4日,中国与孟加拉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