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一个依然葆有但有可能褪色的精神
华裔新生代在异域他乡,需要克服许多文化上的障碍,这种克服与努力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而自强不息也成为广大华裔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与刚踏入到异域社会的华裔相比较,在该社会中生活了几代的华裔,他们经历了更多的适应性的困难,如伯利兹留学生E如此描述自己的过往经历:
C:我出去的时候是一段很难忘记的经历,我出去的时候很小,一句英文也不会说,然后被父母送到学校了,那里的同学我一个都不认识,一个中国人也没有,想找人聊天也不会说话,这个感觉,因为那时候在中国的时候,会说中文,很多朋友,然后一下子,环境变化,慢慢一年后,英文水平啊,自己的努力,然后慢慢的,就像现在这样,中文可以说,英文也可以说。
C的描述显示了一个华裔幼童在学校中克服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困难,显示出其对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强不息精神实践的强烈感知。C是小时候随父母从广东移居至中美洲国家伯利兹,虽是第二代移民,但是与第一代——她的父母一样,遇到适应和生存方面的很多问题,如语言、年龄、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应。经过一年的努力,她慢慢适应了异域生活。当研究人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作为华裔新生代的特点的时候,C同学立刻回答“自强不息”。这种感受来源于自己克服困难时的深刻感受。但是随着华裔代次的增加,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减少意味着对当地文化社会的适应成本的降低,跨文化适应或在异域环境中奋斗的经历有可能只能从祖辈口中感知,没有这样经历的华裔新生代身上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在部分华裔新生代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在褪色,如当研究人员问到毕业之后的去向时,厄瓜多尔的留学生F如此说:
研究人员:毕业之后想留在这工作还是回去?
F:留在这里打酱油。
研究人员:打酱油是什么意思?
F:玩咯。
研究人员:打酱油不是与我无关吗?也有玩的意思啊?
F:不管什么事了,就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