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公共外交空间,要从学生教育抓起
谈起民间传统艺术在拓展公共外交空间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认为关键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许多人不明白如此精美绝伦的骨雕艺术品,如何能让小朋友懂得欣赏,会欣赏,甚至喜欢开始从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让外国小朋友或大朋友能摸,能看,能雕,近几年,在拓展民间艺术传承方面作了以下一些重要尝试,最早在2009年开始早教工作,首创在小学里传授传统民间艺术取得巨大成就,在天河区昌乐小学开展全国首家雕刻艺术班,在两个学期内授课32课时,经过一年多的传授,从最简单玩泥巴开始令28名小朋友学会造型,绘图、设计、打磨、抛光等技能。最终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由年仅8岁至12岁的小朋友集体创作一件五层楼高作品,并由他们亲自动手完成,在作品下面印上自己的手印作为纪念。此作品将作为该校最具纪念意义的作品永久珍藏。有此成功经验后开始在广州的外国留学生授课,首次授课是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学院,面对30名来自中非、南非、尼日利亚、刚果及亚洲的学生,我采取让他们自己动手雕刻作品,送给最爱的人。当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中文“爱”字时,我感受到民间传统艺术在外国留学生眼睛中闪烁的魅力,每个留学生非常专心地雕刻,直到他们歪歪扭扭雕刻出他们心目中的最“爱”,我再向他们解释中国成语的“刻骨铭心”的含义,让他们更感觉到那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同时也弘扬了我们广东的岭南传统文化,这是民间公共外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并且寓意深远,并把这门传统技艺文化带回其祖国,从而带动公共外交。
工艺大师为留学生讲解骨雕艺术意义非凡,在外语外贸大学的另外一次讲座,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外国留学生参加。其中从曼谷大学远道而来的学生们也参与此次的讲座,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并向同学们展示了骨雕各个时期的精美作品,其中著名的“九九祥龙”牙雕汽车和骨雕“阿凡达”最具吸引力。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艺术品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创作一些外国人喜闻乐见的作品,达到震撼的效果,成为拓展民间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让他们动手雕刻是另一创举,分发雕刻工具及材料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亲手雕刻,感受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各国留学生课后表示通过讲座对岭南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
拓展民间艺术的公共外交空间还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走出去”,首次参加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揭幕仪式,将传统岭南文化作品展示给当地学生具有更实际传播效应,他们在赞叹岭南传统文化高超技艺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许多美国学生更是盼望尽早来到中国了解更全面的中国。这方方面面的民间交流活动都是民间技术在拓展公共外交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的表现。
我认为,“公共外交”作为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它对政府的外交工作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支持性作用。民间公共外交,在发展历史长河中,要敢想,敢做,努力拓展新的公共外交空间,把弘扬传统岭南文化更上一层楼,让民间公共外交成为我们公共外交中一枝奇葩。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发展,仍然将会是我们的国策。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程中,我相信民间传统艺术在国家对外交流和拓展公共外交空间中发挥的作用是大有可为的。
作者简介:
苏忠阳,中国侨商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画院广东分院副院长,岭南绝技精雕坊艺术总监,骨雕工艺大师。作为一名民间大师,从事骨雕、象牙雕刻行业达20多年,由其主持创作的大型雕塑工艺,格调高雅,技术精湛,花式品种繁多,在同行中独具风采,屡获殊荣。如被日本收藏家永久收藏《天上人间》、庆祝澳门回归五周年的《携手并进,共创辉煌》、置放于全国政协接待厅的《四海同心盼统一》,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和政协主席贾庆林亲切接见、全球首部价值18万元牙雕手机亮相100届广交会、最大骨雕龙船《一帆风顺》、《黄鹤楼》、价值2010万元象牙汽车《九九祥龙》、网络热点的土豪金豪华跑车《飞龙》、纯手工牛骨雕怀旧自行车等等,无不以其精湛绝妙的造诣和多姿多彩的造型征服观赏者的眼球。力图将传统雕刻工艺更加充实和丰富地引进岭南文化之中。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捐建肇庆封开红星希望小学,资助贵州黔西县新仁乡的人畜饮水工程、从化温泉镇乌石村广州农村沼气试点工程、广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分别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广州慈善医院、广州市荔湾区文昌慈善会等慈善机构捐赠物资,为广州慧灵儿童中心募集捐款、向亚组委捐赠象牙汽车《九九祥龙》一部、全国政协机关捐赠作品《花好月圆》、国台办捐赠价值380万元作品《辛亥百年 中华奋起》,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捐赠作品《春华秋实》等等。为社会增添一份正能量,永不间断地向社会传递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