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唐人街”:华裔新生代视野广阔化
华裔新生代在华裔身份认同、华人社区生活和当地社群圈子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全部生活都在“唐人街”,而是处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与当地社会勾连起了密集的传播网络,“走出唐人街”成为华裔新生代区别于自己长辈的重要特点。如越南籍华裔留学生A的描述:
A:在越南呢,就是移居到海外的祖辈们呢,他们喜欢接触的都是华裔,华人,然后他们的生活圈子,每天接触的都是华人,聊天都用自己的那个老家的方言,生活方式还是维持这边的方式,但是我们呢,新时代的年轻人,毕竟也要跟本地的人交流多一点,然后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无论是交朋友方面还是做生意方面,信息也会大一点,比较好,认识外圈的人,就不必要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
A的描述显示出与圈外人交往的重要目的,勾画出与父辈“生存”心态相异的“发展”心态。传统上,由国外华人的聚居生活而形成的唐人街是华人华侨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唐人街”俨然将活生生的中国社区移植到了国外,因为“唐人街”的存在,与当地人的交往并非必需。A的祖辈便是如此,他们有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圈子,认同自己的文化,说着家乡的方言,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和意愿并不强烈。而到了A这代华裔,他们被送进当地的学校,通过现代媒介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接受到的教育和接触到的当地人,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与当地人交往的好处,尤其是在信息获取和人际关系维持上与发展上,这是单单生活在华人社区中无法获得的。对A来讲,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单单安逸地生活在华人社区,他需要跟当地人交朋友,交流信息。也正是这些因素的驱动下,为了发展,华裔新生代逐渐走出“唐人街”,将自己的眼光放长远,视野变开阔,这也成为其显著区别于祖辈的重要特点。不仅如此,对于这样的特点,华裔新生代的自我感知明确,问及自己区别于祖辈的特点时,伯利兹留学生E如此描述:
E:我们视野广了一点,因为他们好像只有中国的那种思维或什么,但是我们因为家庭有中国的那种教育思维,又在西方国家受到教育,我回到家的时候又是中方,两种文化中的优势我都可以学习,不好的地方可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