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西行记
双子西行记
2018年12月12日晨,我在即将飞往西宁的航班上,看着舷窗外微亮的天色,睡眼惺忪。机舱内散落而坐的乘客中有很多是与我同行的朋友,加上已经到西宁的和仍未出发的,这次活动共有十六人。我们的目标是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拍摄节日一般的天文盛事——双子座流星雨。
西宁只是集结地,在这里的相聚短暂而匆忙,一碗正宗的牛肉拉面之后,大部分人就启程了。我们要赶到西宁以西700公里的大柴旦,车程预计10个小时。留守西宁的是闷闷儿和小凯,他们要等待傍晚才抵达西宁的小猪和孙大夫,再连夜赶往大柴旦与我们汇合。“夜路行车,注意安全”,临别时大家嘱咐再三,不过谁也料想不到,幸运之星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先行的车队一共五辆车,出西宁时便走散,直到远离城区才有四辆车相继而遇,却唯独不见猫先生(建荣)和姚蛋开的第五辆车。不过西宁往海西只有一条路,电话确认过安全之后,便分两队各自前行了。这条向西的路平整笔直,缓缓攀升。路两侧是平坦的高原,高原尽头是皑皑的雪山,山下偶见大片盐湖。黄昏时,太阳落入山顶的云里,从云隙间射出数条光线,如琴键般斜在静止的盐湖上方。日落后,天仿佛在几分钟内就全黑了,云也很快遮住了月亮和星星。我们跟随着彼此的车灯相依而行,到大柴旦已是深夜了。在大柴旦,我终于见到了猫先生,他们比我们早到了快一个小时。“我一直以为你们在前面,所以很努力地追赶”,猫先生捂着脸说。
65 大柴旦
大柴旦的海拔只有3100米,却是我之前从未到过的高度。一天的奔波过于疲惫,入睡前又洗了头,所以我如教科书一般经历了高原反应。缺氧让我头痛欲裂睡不着觉,一闭上眼,耳边就是心脏狂跳的声音,手脚很快就发麻了。同屋的胖编立即惊动了所有人,包括正在赶夜路与我们汇合的孙大夫,我也立即接到了来自各方的救助。胖编买回了矿泉水,An9带来了葡萄糖,猫先生也送来了保温杯。凌晨四点,我终于睡着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夜总算过去了。起床时天已大亮,我来到室外,深吸一口清新而冰凉的空气,浑身舒畅。美丽的大柴旦,天空碧蓝,巍峨的雪山近在眼前,山峰彼高此低连绵不绝。微雾缭绕的雪顶下是棕色的山体,被阳光刻画出若干阴影,错综复杂、苍劲有力。据说山脚下有一处湖,湖水因为矿物质多年的沉淀而呈现蓝色和绿色,因而叫翡翠湖,是大柴旦最有名的地质景观。我很庆幸挨过了高反(高原反应),没有就此撤退。赶夜路的那几位也安全到达了大柴旦。通过暴风雪的考验,老天爷认为可以给他们一个奖赏,便在途中安排了难得一见的光柱奇观。这种现象仅偶发于非常寒冷的夜里,成因来自空气中堆叠的冰板对地面光源的垂直反射,几位遇见的光柱规模实属国内罕见,由此可知昨夜他们经历的天气有多么极端。
大柴旦翡翠湖的星空
你在天上,你在水里,你无处不在。你舞动的身影让我沉醉,尽管你与我相隔数万光年。
66 翡翠湖的星轨
12月13日中午,十六个人齐聚在大柴旦,简短的会议之后便分成两组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水上雅丹地质公园与俄博梁。两个地方虽然都是雅丹地貌,但水雅丹秀美,俄博梁神俊,是两种不同的自然奇观。我将前往的方向是俄博梁,位于青海冷湖镇,在大柴旦以西两百多公里,附近有黑独山、苏干湖、石油小镇等好多有名的地方,其中以石油小镇最具特色。据说冷湖以前是个无人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发现石油而设立了冷湖市,建有多处石油基地,最繁荣的时候人口有十几万人。后来随石油工业的迁移,以石油为生的人们逐渐搬离这里,冷湖市变成了冷湖镇,很多基地也就自此成了废墟,石油小镇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赶到石油小镇时,太阳已经落山了。走进小镇,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墙根整齐排列,足见当年的规模。走过遍地的碎石闲砖,站在没有屋顶的房子里,我第一次体验了青海的星空。猎户在东边升起一半,橙色的参宿四巨大而明亮;夺目的毕宿五上方高挂着荧光闪闪的昴星团,在它旁边,冬季银河清晰密布,绵延向西。月亮下山前,小镇化作形态各异的剪影,剪影的边缘被平行的月光描绘成淡金色,随着月落渐渐暗下去。我有种错觉,几十年的废墟仿佛在这一刻焕发了新的生命。
次日天还没亮,肉堆、姚蛋和LENG就驱车去苏干湖拍日出了。姚蛋是此行的视频导演及摄像,对每个镜头的要求都十分苛刻;LENG负责航拍,平时不苟言笑,手中的飞机却穿云掠地。苏干湖回来后,我们就启程去往俄博梁了,老白和肉堆负责带路。他们对雅丹地貌都非常熟悉。老白曾三次穿越罗布泊,自驾走过各条进藏道路,国内除了东南地区以外几乎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地质队里出生长大,从小徒步戈壁滩,抓蛇养鹰。”这组有他在,哪儿都敢去。肉堆对俄博梁里面的情况也了如指掌,这位擅长风光摄影的大哥,虽然不会开车却哪儿的机位都知道。肉堆告诫我们,俄博梁里路口错综相似,手机又没有信号,晚上容易迷路。所以我们带足了粮草,决定晚上在俄博梁扎营,天亮再出来。
67 石油小镇的星空
第一眼见俄博梁时我以为是天边的一层黑云,比地平线略高;走近才发现“云端”有许多向上的凸起,似塔非塔,像楼又不是楼;再靠近才看清原来这是一大片由怪石聚集的高地,不仅让我猜测这到底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古代城市的废墟,怪不得人们叫它“魔鬼城”。待到进入俄博梁,就看得更加真切了。这些像楼像塔的怪石原来都是雅丹风蚀岩,高度可达二三十米。巨大的雅丹经过大自然千百年的雕琢,表面被风吹落,堆在脚下积成白沙,幸存的山体则千姿百态,只是周身留下了千万条平行的伤痕。姚蛋兴奋不已,让我驾车不停在这些雅丹之间穿梭,他在周围不停跑动以捕捉各种瞬间。LENG坐在我的副驾,飞机在高空遨游,在他眼里,俄博梁是另一种角度的气势磅礴。今晚的营地是俄博梁腹地的一处温泉湖,湖水面积不大,积水不多,水从湖的一侧溢出后弯曲流向低处。温泉的出水口有一个人工设施,滚滚冒着蒸汽,侧耳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68 俄博梁的温泉(手机拍摄/白继开摄)
天黑前我就选好了机位,一座巨形雅丹,在温泉西北大概两百米的位置。老白的机位在我身后,我的相机就是他的前景,我的身影就是他的故事。老白把车开到附近,从车里拉出电源,他的车就是今晚我们俩的保障。相机开拍后,我借着月光在周围溜达。不远处的高坡上,LENG一动不动地仰望星空;经过他再向东200多米,走下一个高坡,是猫先生、魔铃和An9的车。车的周围环绕排列了七八个相机,正分别朝向各个天区。魔铃来自福建,对她来说,北方干净清澈的星空是很难得的。
离开他们往回走的时候,月亮已经下山,我突然发现我的周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更别提来时的路。我打开手电寻找着,周围似乎都是一个模样。我抬起头,学古人用星座辨认方向,然后朝着正西坚定地走下去。几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迷路了,等回头再看,已经找不到猫先生的车了。周围一片寂静,巨大的黑影瞬间变得高耸,我感觉自己与手中那点微弱的灯光,在令人敬畏的大自然里、在密集的繁星下孤独而渺小。我转过身往回走,边走边侧耳倾听,直到听见了温泉微弱的水声,才远远看见了老白的车。
这事之后,我决定不再瞎逛,踏实地看流星。只要环境足够黑,瞳孔就会张到足够大,星空就会变得足够亮,任何一次一闪而过都不会错过。那一晚我看到了很多流星,可惜相机并不能百分之百的还原人眼看到的景象。虽然照片的感光增强了,颜色鲜艳了,但与目视相比,人与星空的距离却拉远了。所以我让自己站在那里,脚踩着漆黑的世界,眼朝着那个亮晶晶的世界,尽情地融入。突然间,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清晰,星星彼此连成了线,星云和星系从黑暗中浮现,它们都在向我涌来。在那个时刻,我不知道自己对哪一个世界更加了解,也分不清内心对哪一个世界更加期待。
天亮后我们就撤出了俄博梁,我们回到了有信号的世界。接下来的一天是最漫长的一天,我们从早晨开到黄昏,从黄昏开到深夜,再从深夜开到凌晨。16日早上3点,我们终于和水雅丹小组在西宁的酒店里相聚了,他们仅比我们早到了两个小时。迎接我们的是闷闷儿,她是此次活动物资、设备、行程计划以及拍摄的保障,也是此次出行能聚集众多优秀成员的原因。我可能永远也无法体会水雅丹小组这几天是怎样的感受,但从水雅丹小组辛苦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出,那一定是丰富多彩、充满故事的经历。经过5天的拍摄,我们踏上了各自的归程。离开了水雅丹和俄博梁,离开了西宁和青海,离开了风蚀岩和雪山,却没有离开那片星空。这是我第一次去青海,第二次拍摄双子座流星雨,却忘记是第几次拍摄星空了。但每次的体会都不尽相同,不管走到哪里,道路有多艰难,只要周围拥有一片暗夜,头顶就一定会有那亮晶晶的世界。
69 俄博梁的双子座流星雨
新一年的双子座流星雨拍星之旅
新一年的拍星之旅正式开始,就在我们再次踏上征程时,可还记得我们这一群拍星的小伙伴们去年的欢乐结尾?让我们在重温回顾中开始欢乐的旅途。此片拍摄于2018年12月,双子座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