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望远镜
在我的日夜刷屏下,越来越多的大小朋友对天文产生了兴趣,为此为大家普及一下实用的望远镜购买指南。
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你想看什么?我猜很多人对天文的兴趣,源自一些美丽的照片:木星上蒸腾(弥漫)的云气与大红斑,层层的土星环,姹紫嫣红的星云,等等。这里我要给你们泼一盆冷水。即使透过腰围一样粗的镜筒,土星与木星也不过大如一颗米粒,星云和星系则淡似一团薄雾,(除了极少数目标外)没有任何色彩,因为我们的瞳孔在黑暗下没有分辨颜色的能力!你看到的照片是经过后期处理(专业软件叠加与处理,不是美颜和美图秀秀)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太空中拍的。天上唯一能让你满意的估计就只剩下月球啦。
你仍然想买望远镜么?好!绝对真爱!其实如果心理预期正确,你会发现夜空虽然是一片素颜,却美得天然。宇宙广袤而真实,每一束星光都震撼心头!
进入正题。
双筒望远镜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架顺手的双筒,这是必选项。我不认为你每次出游都会带着几十千克重的望远镜,当你在郊区意外遭遇晴朗夜空时,双筒是最好的选择,它会带你漫游天际。买双筒就看两个参数:倍率与口径。倍率我就不说了,口径嘛,越大会越明亮。你可能会说,买买买!我要一个倍率1000口径1米的双筒!可不能这样任性……
倍率越大,抖动就越明显。除非你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否则就不要逞强。倍率在7~12为最佳。有些品牌含有防抖的功能,以增加手持的稳定性。但我仍不推荐高倍双筒。因为倍率与视野成反比。当你发现某个天体,想借助双筒看仔细,却透过它怎么也找不到目标时,你就懂我在说什么了。
口径,要看你的身体情况。因为口径越大,望远镜越长,体积和重量也就越大。口径20~50毫米最佳。口径除以倍率是出瞳,表示光线汇集到眼前的宽度。人的瞳孔正常直径2~3毫米,黑暗里会放大数倍。出瞳4-5毫米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至于价格,1000元以内能买到一个很好的双筒,我的某品牌12×50记得购买时是800元左右,用了5年了,我非常满意。一分钱一分货,这在天文坑中是真理。
天文望远镜
买天文望远镜最主要看这个参数:物镜口径。物镜是一组透镜或者凹面镜抑或兼而有之,它的有效直径就是口径。这是一个硬指标。口径大,集光力强,分辨率高,成像清晰。但是价格昂贵,也不便携。入门天文爱好者用9~20厘米口径足够,价格从几百到几万不等。这取决于你的预算,以及你家的阳台或者后花园面积。望远镜口径绝对是越大越好。
除了口径,你还要留意物镜的焦距。但这好比单反相机的短、中、长段镜头,各有各的用途。广角物镜视野大,适合观测月球全貌、大星系和大星云。长焦物镜视野深邃,适合观测行星和月面陨石坑。中焦物镜在两者之间。
下面就说说如何根据焦段选择望远镜。
常见的是折射式望远镜。一个长筒里排着比较少的透镜,光线从一头入,另一头出。白光几经折射,最终成像边缘带有彩边。所以普通的折射镜都选择小口径长焦距,这样彩边相对不明显(即色差小)。故价格比较低廉,2000元以内就能买到。优质的折射镜装有特殊镜片和更多数量的镜片,用来减少色差。此类折射镜有一个标准叫APO,意为复消色差。通常严格的APO非常昂贵。一般使用略宽松的APO标准,价格相对可以接受,而效果也比较好。APO折射望远镜成像锐利,适合表现星云的云气。所以APO是短焦望远镜的最佳选择。我的第一台短焦望远镜是SHARPSTAR的CF90 APO。
15 SHARPSTAR CF 90 APO(口径90mm,焦距450mm,人民币约5980元)
16 使用CF 90拍摄的猎户星云
还有一种望远镜是牛顿发明的。光线先穿过镜筒到达底部的一块凹面镜,然后两次反射最终回到镜口处附近的目镜。这就是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简称牛反)。牛反不折射光线,没有色差,所以同样成本下口径可以做到很大。而且目镜的位置更人性化,观测时不用撅着屁股。但牛反也有问题:镜筒不封闭,用来二次反射的平面镜悬空而立,位置很尴尬,很容易跑偏。在野外进行观测摄影之前,需要调整光轴。
17 信达150 750牛顿反射望远镜(口径150mm,焦距750mm,人民币约1800元)
18 星特朗4SE(口径102mm,焦距1325mm,约人民币4850元)
还有一种是经过改良的折反式望远镜。光线在镜筒里反射两次再折射一次。这种设计可以让短镜筒兼获大口径和长焦距。我的第一台长焦望远镜是星特朗的4SE折反式望远镜。
看过这些介绍,你是否已经晕了?没有?请继续往下看。选望远镜参数只是第一步,还需要注意下面的一些东西。死记硬背即可。
寻星镜:必选。大面积寻找天体的小型望远镜。一般是望远镜标配。
三脚架:必选。支撑望远镜的附件。一般是望远镜标配。
自动寻星功能:必备。含有庞大的数据库和星图,校准后可以带动望远镜自动转向目标天体。否则累死你也找不到。拍摄深空,选择德式赤道仪或者艾顿赤道仪。跟踪精确。目视或拍摄月球和行星,选择经纬仪。便于携带。
阳台党们推荐星特朗的经纬仪,因为他家的GOTO比较成熟,而且使用人很多,碰到使用问题容易找人请教。
外接电源(可选):推荐星特朗的Power Tank。
目镜组:必选。望远镜一般只配一个。推荐25mm、12.5mm和6mm三种目镜。望远镜理论放大倍率等于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具体多少需要自己算。
巴洛镜(可选):用来继续放大的透镜。
赤道仪(必选):用来寻找、跟踪天体。
直焦延长筒(必选):用来代替目镜连接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转接环(必选):连接延长筒和单反相机(注意相机不同卡口也不同)。
单反相机遥控器或者快门线(必选):没有这个你只好用定时器,否则拍不出清晰的照片。
最后要注意的是:便携性。望远镜、赤道仪和三脚架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几十斤。不要一冲动买个巨大巨沉的望远镜,结果挪一寸都费劲,更别提带出去秀了。
望远镜推荐品牌:高桥、米德、星特朗、信达、艾顿、锐星、裕众。
入门天文爱好者的器材可以选购8*42或10*42屋脊ED双筒望远镜(或7*50或10*50保罗双筒望远镜),加一支6到8公分的两片ED折射望远镜(或者三片APO折射望远镜)。
祝你入坑愉快。
相机拍摄专业数据说明
Technical Data Of Shooting
*仅摄影作品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