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北岛行(一)

Tour Of North Island
新西兰北岛行(一)

2017年夏,趁着孩子暑假,我与家人到新西兰北岛玩了两周。这是我人生头一次来到南半球,对星空摄影爱好者来说,在新西兰拍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因此从决定出行的那一刻起,我就无法压制心中的迫切与冲动。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领土主要集中在北岛和南岛这两个大岛,是全球最美丽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第一站是北岛的重要城市奥克兰,这个城市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多变的天气,简直比三岁孩子的情绪还难以捉摸。各种速度和高度的云拥挤在奥克兰上空,晚上根本看不见云层以上的任何东西。不过我们到达奥克兰的时候是在月圆之日,因此也无所谓天气如何,反正也拍不了星空。

第一次看见星星是在出行的第四天,在奥克兰南边的小城罗托鲁瓦。晚饭后独自在酒店后面散步,扭头便看见了银河,比北京100公里外的村里看得还清楚。南天银河那突如其来的壮观和陌生,让我一时间瞠目结舌,像个完全不懂星空的门外汉一样分不清方向。顺着银河找到了银心,以及那熟悉的大暗隙,我这才摸清了银河的走向。大暗隙的一边是我熟悉的那一段银河,那里通向夏季大三角、仙女星系以及仙后座和北斗七星,此时全都深埋在地平线以下,那是家的方向。大暗隙的另一边,是我从未见过的这一段银河,亮星云集,绚烂多彩。天顶附近有四颗超亮的星,手中的星图告诉我,它们其中两颗属于半人马,另两颗属于南十字。南十字比我想象中的大而且明亮,怪不得新西兰人要用它来装点自己的国旗。我往南十字的左侧努力寻找,想一睹大小麦哲伦星云的风采,可惜那个方向被该死的云挡住了。

在罗托鲁瓦的第二天,天气比之前要晴一些,因此夜幕降临后我准备好设备,来到酒店后面的河边准备拍摄银河。这是一条富藏地热的河流,岸边不停向上蒸腾的热气很快便与天上的云连成一片,把一部分的星空给笼罩了。蒸汽被路灯照耀,再经过相机的长曝光,好像山火一样通红,半人马座的恒星在云层与蒸汽的天然柔焦效果下显得又大又亮,所以虽然这次拍摄没有拍到一条完整的银河,但也有很满意的收获。

94 温泉上的银河

95 地热星空

离开罗托鲁瓦后,我们来到北岛中部的陶波城,这里有新西兰最大的湖泊——陶波湖。我们计划在陶波住三天,天气预报显示其中至少有一天是晴天,所以我摩拳擦掌计划拍摄一个银河拱桥。这个季节如果在北京,晚9点天完全黑下来后银河才会出现在天顶,凌晨4点左右便消失了,银心作为拱桥的一端,在南方地平线上空不高处划过,很容易受到光污染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不清。但我查阅了星图软件之后,发现这里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晚上7点左右银河便显现,从东北贯穿到西南,此时或许可以拍一条较高的银河拱桥:左端是天鹰座,中间是银心,右端是船底座,银心的大暗隙分叉向上,大小麦哲伦星云在桥内;然后银心越升越高,9点之后到天顶,这时候应该可以拍一条银河柱,底端是船底座,中间是银心,顶端是天鹰座,大小麦在左边地平线;等到午夜后,银河转到正西,看起来又能拍一条较低的拱桥,左端是船底座,中间是银心,右端是天鹰座,银心的大暗隙分叉向下,两个麦哲伦星云在左边拱桥外的位置。最后,我发现天明前好像还有机会拍一个银河横卧在地平线上方的景象,只是条件应该会比较苛刻,需要光害极小的地方。这些都是我根据星图做的理论推测,实际情况如何只有走出去拍了才知道。

我住在陶波湖北岸,面向西南,如果要设计一张以湖面为地景的拱桥,根据以上研究,我需要在午夜左右来到湖的东岸,于是在陶波的第一天我便将计划付诸行动。陶波湖的面积与新加坡相当,因此绕湖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开了很久的车才绕到东岸,来到一片富人区里,走几步就到了湖边的沙滩。这里离陶波城有一定的距离,光害较小,我看到清晰的银河已在湖面上就位了。只是天气并不乐观,湖面上云量增加的速度很快,银河随时都有可能被掩盖。而且月亮在我身后也马上就要冒出地平线,我需要与云和月赛跑,在银心被云覆盖之前,迅速拍到了一个接片。

96 陶波湖上的银河

在陶波第二天的拍摄比较戏剧性。这天特别晴朗,所以我想早一点出发,打算在9点左右赶到北部的胡卡瀑布附近,拍一条银河柱。到了瀑布后我发现这个决定极为失策,虽然瀑布在白天看起来绝美,但到了晚上会产生大量水汽,我根本看不清瀑布在哪里。于是我又来到阿拉蒂亚蒂亚水坝附近,这里有一条特别漂亮的湍流,是电影《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里矮人骑着木桶漂流的拍摄地,但此时它也笼罩在浓雾里。无奈之下我只好沿着怀卡托河寻找,在河边曲折的山路上观察适合拍摄银河的地景。月亮出现后,我知道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便决定以路边一棵孤零零的树为地景开始拍摄。我用的是一支50毫米焦距的镜头,用它拍接片需要拍摄120多张,等全部拍完之后已经临近午夜,我的周围全是雾气。这时候月亮也很高了,银河正在变淡,我知道今晚的拍摄只能到此为止了,便收拾东西准备回酒店。但没想到就在这时,这个糟糕的环境却让我目睹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在我面前出现了一条带着淡淡色彩的半圆形拱桥。我立即意识到,这是由雾气折射月光而产生的雾虹,于是急忙拿出鱼眼镜头,用了不到半分钟便把它和天上的银河一起收入了画面。

97 月雾虹

98 银河中心

虽然拍到了满意的银河雾虹,但在南半球没有拍到大小麦哲伦星云却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好在老天很快便给了我一个机会。离开陶波湖后,我们顺着湖的南岸来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是一个火山公园,包括三座著名的活火山:汤加里罗、鲁阿佩胡和恩奥鲁霍艾。7月是新西兰的冬季,这三座火山的山顶都被白雪覆盖着,站在鲁阿佩胡火山的山顶滑雪场,周围是一片洁白的雪和云,景色特别壮观。我们在火山公园的第二天便遇到了一个大晴天,一直到午后都没有一丝云彩。但基于对新西兰气候的认识,我认为天气预报并不可信,因此决定下午先绕着几座火山踩踩机位。汤加里罗国家公园的区域很广阔,由5条高速公路(和我们的国道差不多)围绕而成,总长目测200公里左右。我们边走边看,一路标记了几个可以作为机位的地方,作为晚上的备选。

果不其然,晚饭之后就变了天,从满天繁星到乌云密布只用了不到10分钟。而天气预报更加糟糕,整个国家公园地区似乎被阴雨占领了,公园的北面、西面和南面三个方向的城市都是雨,只有东南的怀乌鲁地区有一点机会。但那里和我处在对角线的位置,也就是说无论我怎么绕都要开上100公里的车。我查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貌似再也难遇到晴天,所以就决定驱车前往怀乌鲁碰下运气。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驾驶,我来到了怀乌鲁地区。我把车停下来仰头观察,这里没有让我失望,满天的繁星比陶波那天更加壮观。我驶进一条小路,来到远离公路的一片雪地附近,这里虽然看不见雪山,但我也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用雪地和车做前景拍摄银河,并且每组照片都带了大小麦哲伦星云。

虽然之后的行程里还拍到了几次银河,但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晴天。而且入夜后的银拱一直没有机会拍到,更别提黎明前地平线上的那个更高难度的构图了。提到这个银河横卧的构图,其实在汤加里罗国家公园的那晚我心中已经有了盘算。当晚在查看天气的时候,我曾注意到在汤加里罗正西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显著的火山地貌,那是北岛第二高峰——塔拉纳基山的方向。塔拉纳基号称新西兰最完美的火山,看到它周围的地理环境,我眼前立即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凌晨前的西方,塔拉纳基山巍然屹立着,银河水平穿过它雪白的山顶,卧在地平线上方,图画如此壮美,让我恨不得马上插翅飞过去。虽然当时我没有勇气往返600公里走这一趟,但为了这个计划我等了一年,这便是我第二次去新西兰的主要原因。

99 雪地上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