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域下的网络社会群体研究》简介
《多维视域下的网络社会群体研究》这本书是由张磊,朱健序,李勇男著创作的,《多维视域下的网络社会群体研究》共有33章节
1
自序
作为技术驱动而产生的群体聚合形式,网络社群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各大学为便于学术交流而链接组成的用户交流网(USENET)。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2
绪 论
荀子说过,“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出于本能需求,动物群体只是某种机械集合。对于人类来讲,群体具有社会属性,是人们以社会...
3
第一章 社会群体研究:理论与方法
...
4
一、 社会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媒介塑造和控制了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和形式。” (1) 作为组织个体所依赖的工具和平台,社会群体既是社会构成形态,也为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5
二、 社会群体研究的知识谱系
知识谱系是关于领域知识内容及其发展脉络的研究,有助于为社会群体研究明确研究方向、填补研究不足和创新研究方法。我们以“社会群体”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的“期刊”...
6
三、 社会群体研究的创新视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群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象、技术和方法。一是社会群体的井喷式发展及其对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影响凸显了社会群体...
7
四、 小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赋予社会群体以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推动着人们走进社群化时代,革新和颠覆了人们已有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模...
8
第二章 即时性网络:网络社群的社会影响及风险评估
...
9
一、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网民的出现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及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是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典范。借助于网络平台,信息和知识得以快速传播,并将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背景、身份的...
10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以对天涯社区进行的实证调查为基础,运用UCINET等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技术,分析网络社群的组织形态和存在类型,通过文献调查分析及专家访谈等...
11
三、 网络社群的组织机制
天涯社区是国内目前人气旺、活动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网站。截至2021年9月20日,天涯社区共有74912876名注册成员,下设聚焦、论坛、博客、问答、应用、...
12
四、 网络社群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网络社群评估研究是本章的核心,也是实施导控措施的依据。很明显,网络社群作为一种松散的组织形式,并不能运用民政部所颁布的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及社会组织评估的相关规定进...
13
五、 技术、法规和机制:加强网络社群的导控对策
近十年来,以网络信息为突发点所引起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参与的现实社会的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意味着虚拟世界的信息传播对现实世界的社会生...
14
六、 小结
近年来,网络社群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组织形态,并通过舆论表达、信息传播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经济活动,并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首先,本章以天涯微博...
15
第三章 互助型组织:务工群体服务组织的治理
...
16
一、 问题与方法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志,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1) 农...
17
二、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存在状态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生存状态是本章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通过网络检索、专家访谈及田野调查,我们从组织名称、成立时间、注册方式、服务地点、员工数量、资金来源、合作伙伴...
18
三、 农民工社会组织的社会环境分析
如果说农民工社会组织存在状态的调查与研究是对其内在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的分析,本部分则主要从社会认知、社会资源供给,以及制度与政策供给了解农民工社会组织存在与运...
19
四、 农民工社会组织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本部分在综合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组织的优势与不足,从理论建设、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设计及组织自身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农民工社会组织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及建...
20
五、 小结
目前,农民工社会组织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资金、资源缺乏;二是人才不足;三是政策制度不健全;四是管理落后、服务质量差;等等。而就目前国外的情况来看,社会组织都已发...
21
第四章 偶像型群体:网络直播失范现象及治理
...
22
一、 问题的提出
2016年是我国公认的“网络直播元年”。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
23
二、 网络直播失范及其研究方法
(一)网络直播、网络主播与偶像群体 网络直播,又称互联网直播服务,是一种依靠互联网网站、应用程序等为平台, (1) 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向社会...
24
三、 文献调查: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理论探析
因其广泛且深刻的社会影响,网络直播现象成为近年来学界的关注焦点,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部分以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为数据源,截至2021年12月,以“网...
25
四、 案例分析: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实证研究
学术界大致将网络直播平台分为以下几类:(1)电子竞技类游戏直播;(2)各类体育节目直播;(3)才艺说唱等文娱直播;(4)户外探险直播等。 (68) “斗鱼”直播...
26
五、 应对策略: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预防预警
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播成为新兴文化的象征。从“游戏主播”到“短视频博主”,越来越多群体涌入网络直播平台,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进入网络平台直播内容,...
27
六、 小结
网络直播是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自媒体。它们的异军突起既给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网络直播行为失范等新的社会问题,诸如涉黄、涉...
28
第五章 结束语: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创新
文化是人类应对自然挑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社会群体现象是在社会高度信息化和复杂化背景下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表征形式,是人们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创新...
29
一、 感知认同驱动的群体过程
社会群体的形成是个体向群体转化的过程,其社会基础是对所加入群体的认同。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曾说过:...
30
二、 弱关系主导下的群体形态
在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维系于成员之间的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而且其成员关系也受约于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等,形成稳定的强关系。进入信息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