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滴异辛酯

1.2,4-滴异辛酯

[化学名称]2,4-二氯苯氧乙酸异辛酯

[分子式]C16H22Cl2O3

[理化性质]密度1.15g/cm3,沸点396.9℃,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熔点12℃。

[毒性]属于低毒类除草剂。

[制剂]乳油50%、87.5%。

[作用特点]本品是苯氧羧酸类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和传导,茎叶吸收可通过植物的韧皮部向下传导到达根部;根吸收可通过植物的木质部向上传导到达全株,使植物分生组织受抑制,长度生长停止,产生次生膨胀而导致根与茎肿胀,进而韧皮部堵塞,使整个植物表现畸形,严重破坏植物的生理功能,导致死亡。

[适用作物]小麦、玉米、大豆。

[防除对象]一年生阔叶杂草,防治小麦田阔叶杂草,用50%的乳油66~88ml/亩,兑水30~40kg进行茎叶喷雾 。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时,播种幼苗前用50%的乳油86~122ml/亩,兑水30~40kg进行土壤喷雾。防治大豆田阔叶杂草时,用50%的乳油76~90ml/亩,兑水30~40kg,然后进行土壤喷雾。

[使用方法]

(1)用于防除春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春玉米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

(2)玉米自交系和某些单交种对本品敏感。

(3)施药时注意风向,防止药剂飘移到邻近的阔叶作物、蔬菜和果树上,以防产生药害。

(4)风速>4m/s时及降雨前,勿施药。

(5)每季最多使用1次。

[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时应注意风向,应在无风或微风(风力不大于2级)时用药,下风向有敏感作物田或在100m内种植了棉花、豆类、蔬菜、瓜类、中药材、葡萄、马铃薯及果树、林木等阔叶作物,不得使用该产品。

(2)此药避免与强酸性和呈碱性的农药等物质接触或混用,喷施药械要专用。

(3)本品为苯氧乙酸类除草剂,建议与其他类型除草剂轮换使用,以免使杂草产生抗药性。

(4)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采用标准的喷雾器压低喷头减压使用,禁止使用弥雾机喷雾。

(5)土壤干旱影响药效的发挥,最好先浇水后施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用推荐剂量上限,反之用推荐剂量下限。

(6)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喝水、吸烟等。施药后应及时洗手、洗脸等。

(7)远离水产养殖区、河塘等水体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域内清洗施药器具或将清洗施药器具的废水倒入河流、池塘等水源中。

(8)用过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此药。

[中毒症状]口服中毒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感觉异常、嗜睡、肌肉无力和纤维颤动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和心力衰竭等情况,部分病人发生肝、肾损害。

[中毒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再用肥皂清洗,然后用清水冲净。

(2)眼睛溅入:立即将眼睑翻开,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仍有不适,要请医生诊治。

(3)发生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请医生诊治。

(4)误服:误服后有感觉异常、昏睡、无力、颤动、抽搐或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催吐,口服10%硫酸亚铁溶液,每15~30分钟用10ml此口服液洗胃,共服30~50ml,并携此标签将病人送医院救治。若摄入量大,病人十分清醒,可用吐根糖浆诱吐。

(5)解毒剂:无专用解毒剂对症治疗。勿给已昏迷患者喂任何东西。

[储存和运输方法]

(1)本品应贮藏在干燥、阴凉、通风、防雨处,远离火源和热源。

(2)置于儿童、无关人员和动物接触不到之处并加锁。

(3)勿与食品、饮料、饲料、粮食和种子等商品同贮同运。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露、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4)产品码放高度不宜超过2m,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