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丁草胺

12.丁草胺

[化学名称]N-丁氧甲基-2-氯-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

[其他名称]马歇特

[分子式]C17H26ClNO2

[理化性质]原药为浅黄色具有微芳香味油状液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常温下不挥发,抗光解性能好。

[毒性]属低毒除草剂。

[剂型]60%乳油、50%乳油、5%颗粒剂、60%水乳剂。

[除草特点]丁草胺是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幼芽和幼小的次生根吸收。对萌动及2叶以前的杂草有效。受害杂草幼芽肿大、畸形、色深绿,最终导致死亡。丁草胺在土壤中稳定性小,对光稳定,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残留期60天左右,对后茬作物没有影响。

[适用作物]水稻。有资料报道可以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

[防除对象]可以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使用方法]水稻秧田:一般在播种前2~3天,用60%乳油50~75ml/亩,兑水50kg,喷雾于土层。喷雾时田间灌浅水层,施药后保水2~3天,排水后播种。水稻移栽田:插秧后5~7天(稗草萌动高峰期),用60%乳油100~150ml/亩,采用毒土法撒施,撒施时田间灌浅水层,药后田间保水5~6天。一般在土壤中的持效期可达40~60天。

[注意事项]秧田在播后3天用药,除草保苗效果最佳。但出苗期的水不能漫灌、深灌以防产生药害。低于15℃时施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丁草胺对3叶以上的稗草效果差,因此要在杂草1叶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