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甲草胺
[化学名称]2,6-二乙基-N-甲氧甲基-2-氯代乙酰苯胺
[其他名称]拉索、草不绿、澳特拉索
[分子式]C14H20ClNO2
[理化性质]纯品为乳白色无嗅非挥发性晶体。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可水解,但对紫外线辐射分解的相对抗性较高。
[毒性]属低毒除草剂。
[制剂]48%乳油。
[作用特点]甲草胺是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单子叶植物胚芽鞘、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吸收,并向上传导;种子和根也能吸收传导,但吸收量较少。出苗后主要靠根吸收向上传导。甲草胺进入植物体内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芽和根停止生长,使不定根无法形成。如果土壤水分适宜,杂草幼芽期不出土即被杀死。植物受害症状为芽鞘紧包生长点,稍变粗,胚根细而弯曲,无须根,生长点逐渐变褐黑色烂掉。
[适用作物]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甘蔗、油菜、蕃茄、辣椒和萝卜等。
[防除对象]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马唐、狗尾草、黍、苋等。对藜、蓼、龙葵效果较差,对田蓟、田旋花、宿根高粱等无效。
[使用方法]
旱作农田,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地选择用量,一般于播种后出苗前,用48%甲草胺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40~50kg,均匀喷雾地表。
[注意事项]
(1)墒情对除草效果影响较大,墒情好除草效果好。施药后一周内如降雨或灌溉,有利于发挥药效。在干旱又无灌溉时,应播前混土,混土深度以不超过5cm为宜。
(2)本剂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作用,用药时要做好防护。如果溅到眼睛和皮肤上,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3)在10℃以下贮存,有时会有结晶沉淀,要升温振荡、溶解后再用。
(4)本剂对蓼科杂草效果偏低,有必要时,应同其他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
(5)如果同可湿性粉剂混用,应先将可湿性粉剂溶于水中,再将甲草胺溶于少量水中,最后再将甲草胺溶液逐步加入可溶性粉剂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可施用。
(6)水稻、高粱、谷子、黄瓜、韭菜、菠菜、瓜类等对本剂敏感,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