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乙羧氟草醚
2025年09月26日
26.乙羧氟草醚
[化学名称]O-[5-(2-氯-a,a,a-三氟对甲苯氧基)-2-硝基苯甲酰基]氧乙酸乙酯
[分子式]C18H13ClF3NO7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琥珀色固体,溶于有机溶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在酸、碱性水溶液中和紫外光下容易分解。在土壤中因微生物降解而迅速失效。
[毒性]属低毒除草剂。
[制剂]5%乳油、10%乳油。
[作用特点]被植物吸收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效力。该药同分子氯反应,生成对植物细胞有毒性的四吡咯化合物,积聚而发生作用。积聚过程中,使植物细胞膜完全消失,然后引起细胞内含物渗漏,最后导致杂草死亡。而大豆能代谢该药,因而对大豆安全。持效期15天左右。
[适用作物]大豆、花生、冬小麦。
[防除对象]可防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如马齿苋、苘麻、龙葵、荠菜、繁缕、反枝苋等,对鸭跖草、藜、苍耳效果较差。
[使用方法]在大豆、花生2~4叶期,杂草已基本出齐并处于5~10cm高时施药,用10%乳油20~30ml/亩,加水30kg喷雾。用于小麦田,在小麦苗期、阔叶杂草2~4叶期,10%乳油10~20ml/亩,加水30kg,进行喷雾处理。
[注意事项]
(1)该药活性较高,施药时应严格掌握施药量,并且喷施均匀,否则易对作物产生药害。
(2)施药要在晴天进行,要求施药后4小时内无雨。
(3)该药对大豆易产生药害,应用前应先试验后推广。用药2天后,大豆、花生的叶片叶柄上会产生黑褐色斑点,用药量高表现明显,但对大豆、花生的中后期生长无明显影响。
(4)该药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用药后持续寡照会影响药效发挥,而高温强光条件下作物易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