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噻磺隆
2025年09月26日
17.噻磺隆
[化学名称]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1-(2-甲氧甲酰基噻吩-3-基)-磺酰脲。
[其他名称]阔叶散、宝收、噻吩磺隆
[分子式]C12H13N5O6S2
[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固体,熔点186℃。
[毒性]属于微毒类除草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兔眼睛、皮肤有轻微刺激。
[剂型]75%干燥悬浮剂、15%可湿性粉剂、75%水分散粒剂。
[除草特点]噻磺隆为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可被植物的茎叶、根系吸收,并迅速传导。通过抑制侧链氨基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而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植物停止生长,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该药剂在土壤中能迅速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适用作物]麦、玉米、大豆、花生。
[防除对象]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如反枝苋、藜、播娘蒿、荠菜、大巢菜,对地肤、蓼、婆婆纳、猪殃殃等也有较好除草效果,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较差,对田蓟、田旋花、野燕麦、狗尾草、雀麦无效。
[应用技术]小麦苗期,阔叶杂草2~4叶期,用15%可湿性粉剂10~20g/亩,兑水35kg均匀喷施。大豆、花生播后芽前,用15%可湿性粉剂8~10g/亩喷施。生长期用药对大豆易产生药害。玉米播后芽前或2~5叶期,阔叶杂草芽前至杂草2~4叶期,用15%可湿性粉剂8~10g/亩,兑水35kg/亩喷施。
[注意事项]在不良环境下(如干旱等),噻磺隆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或顺序施用,可能有短暂的叶片变黄或药害。该药剂残留期30~60天。噻磺隆在20/10~30/20℃温变条件下对大豆安全,当温度升高到35/25℃时,大豆叶片呼吸强度明显升高,光合强度下降,对大豆安全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