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甲四氯

2.二甲四氯

[化学名称]2-甲基-4-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9H9ClO3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20℃。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其钠盐、钾盐易溶于水。

[毒性]属于低毒类除草剂。

[制剂]有13%、20%水剂,56%可湿性粉剂。

[作用特点]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内吸传导激素型除草剂,可以破坏双子叶植物的输导组织,使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茎叶扭曲,茎基部膨大变粗或者开裂。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对二甲四氯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而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在气温低于18℃时效果明显变差,对未出土的杂草效果不好。通常用量每亩30~60g(有效成分)。严禁用于双子叶作物。

[适用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

[防除对象]小麦分蘖期至拔节前,可防除大部分莎草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水稻栽插半月后,可防除大部分莎草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玉米播后苗前,防除玉米田莎草及阔叶杂草。在玉米生长期,对生长较大的莎草也有很好的防除作用。

[使用方法]小麦分蘖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二甲四氯水剂150~200ml,兑水40~50kg进行喷雾;水稻栽插半月后,每亩用20%水剂200~25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玉米播后苗前,每亩用20%水剂100ml进行土壤处理,也可在玉米4~5叶期,每亩用20%水剂200ml,兑水40kg进行喷雾。在玉米生长期,每亩用20%水剂300~400ml进行行间定向喷雾。

[注意事项]

施药时应严格把握施药时期,否则可能会发生严重药害。施药时温度过低(低于10℃)或过高(高于30℃)均易产生药害。喷药时应无风晴天,与相邻敏感作物要有一定间隔,防止药雾飘移殃及相邻敏感作物。低温天气影响药效发挥,且易发生药害。施药后12小时内如降中到大雨,需重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