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动物体内观察到的心脏及其心房

第四章 活体动物体内观察到的心脏及其心房

除了已说到的运动,我们还要考虑到那些有关心房的问题。

博学而有才能的解剖学家卡斯帕·鲍欣(Casper Bauhin)和约翰·里奥拉(John Riolin)亲身观察得出:如果在动物的活体解剖中仔细观察一下心脏的运动,就会清楚地看到四种时空上明显分离的运动,其中两种来自心房,另两种来自心室。尽管我对权威充满敬意,我仍然要说,四种运动在位置上有明显差别,但不是时间上;因为两个心房同时运动,两心室也是同样,因而尽管运动是在四个不同位置上发生的,而在时间上只有两个。事实以如下方式发生:

有两种运动同时进行:一种是心房运动,另一种是心室运动;这些运动并非同时发生,而是心房运动先行,紧接着是心脏自身的运动,运动看来是由心房开始并延伸到心室。当所有部位都变得虚弱,心脏濒临死亡时,在鱼类和冷血动物中一样,可观察到两种运动之间有一短暂的间歇,心脏似乎被激起,时而比原来更快地运动,时而更迟缓;最后,接近死亡时,它不再出现应激的运动,而好像在点头一样,其动作是那样模糊不清,就像只是给搏动的心房发出运动的信号而不是真正地在运动。因此心脏比心房更早停止搏动,所以心房曾被认为比心脏活得更久。左心室是最早停止运动的部分,然后是左心房,接着是右心室,最后所有部分都停止跳动时;就像盖伦很早就观察到的那样,右心房仍在跳动,因此,生命在右心房似乎最长久。当心脏逐渐死亡时,在右心房抽动两三下后,有时也会在被激起后作出好像要运动的反应,发出缓慢、被动而费力的一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停止跳动之后,心房仍在收缩,就像我们曾经说过的:心室的搏动可以通过喷射的血液在动脉中感觉到,同样的道理,把一个手指放在心室上可精确地感觉出心房跳动的次数。并且如果在只剩下心房自己跳动时,用剪刀将心脏的突端剪下,可以看见每次心房收缩时血液就会流出。由此可以明白这一事实:血液进入心脏,不是通过心脏的吸引或扩张,而是由于心房的搏动。

这里我强调一下,当我提到发生在心房或心室的搏动时,我指的是收缩:心房首先收缩,接着心脏自身收缩。当心房收缩时,它变得苍白,尤其是潴留极少量血液的地方;然而由于回心压力下静脉的运动,它们很快又会充盈成血液的仓库。白色的出现充分表明了心房极度收缩达到了极限。

在鱼类、蛙类及其他只具一心室心脏的动物中,作为心房有一只充满着血液,极度膨胀类似膀胱的东西,存在于器官的底部,你可以很容易发现这只膀胱样的东西先收缩,紧接着是心脏或心室的收缩。

然而我现在该描述一下我看到的相反的一个特征了:一种鳗鱼、几种鱼类甚至某些较高等动物的心脏,当把它们从体内取出后可以在没有心房的情况下跳动;当切成几部分时仍可见每个部分的收缩和松弛;因而在这些动物中,当心房的所有运动都终止时,仍能看到心脏的搏动和收缩。但是这一偶然的情况是不是只出现在那些生命力较强、温热而体表黏稠、身体肥胖、行动迟缓并且身体的组织不易溶解的动物中呢?上述机制确实在鳗鱼肌肉中观察到了,当它被剥皮剖开内脏,甚至被切成几段后,仍可见肌肉的运动。

在一例解剖鸽子的实验中,心脏已完全停止搏动,心房也静止不动后,我不断用有唾液的手指给心脏加温,并观察其变化,发现这一干扰使心脏重新恢复了生命活力,以致心室和心房重新开始搏动,交替地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好像起死回生了一样。

此外,我偶尔也观察到,在心脏甚至它的右心房停止搏动后——即处于濒死状态——左右心房的血液中仍存在一种微弱的运动,一种波动或悸动,这一明显的现象在给它加温和精气浸润时一直存在着。事实上同样的现象在动物繁殖过程中极为明显,如在小鸡孵化的头七天,亚里士多德早已发现,第一滴血形成时就能跳动;然后,小鸡进一步发育成胚胎,形成心脏的心房,并以其搏动显示出生命征候。最后经历了几天的时间后,身体的轮廓开始清晰,然后心脏的心室部分开始形成;然而与其他动物相似,此时心室显然由于缺血一段时间呈白色,并且也不会跳动,也没有搏动的征兆,我观察到人胚胎头三个月的心脏也有类似的情况,心脏苍白而缺血,尽管它的心房中有相当量的紫色血液。同样在鸡蛋中,当小鸡形成,体积增大时,心脏也在增大并且形成了心室,然后开始接纳并传送血液。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从上述事实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整体上来讲,心脏是最先发生、最后死亡的。但它的心房,或在蛇类、鱼类等动物心脏中与心房相关联的部分,既先于心脏形成又晚于心脏死亡。

而且,是不是血液或精气自身具有那种能死而复生的微弱的悸动呢?生命起始于心脏的搏动或跳动的说法还很值得怀疑。像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的那样,所有动物的精液——即多产的元气,像有生命的事物那样从体内飞跃而出,像他进一步强调的那样,元气死亡的性质其实是重复着它自身的路程,即返回到它出发的地方,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并且就像动物的繁衍起始于非动物体,实体产生于非实体,因而,通过逆行的路线,实体在它解体后重又回到非实体;而对于动物来说,最后产生的最先死亡,最先产生的最后死亡。

我还观察到,几乎所有的动物体都具有一个心脏,不仅在较大的动物和那些血液呈红色的动物体内,即使一些小的和似乎无血液的动物也是如此。如蛞蝓、蜗牛、扇贝、虾、螃蟹、蝲蛄和许多其他类似的动物;甚至,在黄蜂、大黄蜂和苍蝇中也有,我曾借助于放大镜,在称之为尾部的上端看到心脏的搏动,并把这一现象演示给别人。

但是在无血类的动物中,心脏搏动得迟缓而沉稳,像垂死的动物那样缓慢收缩,例如在蜗牛中可观察到位于身体右侧、管口底部的心脏,在呼吸过程中可观察到管腔一开一闭,黏液由此排出,这一切口位于身体的上部,靠近与肝脏相对应的地方。

然而下列现象也会观察到:即在冬季和寒冷天气,像蜗牛一类的无血动物未发现有心脏搏动现象;它们好像以植物的方式生活,或者像其他那些被称为植物型动物那样生活。

还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具一个心脏的动物也有心房,或一个类似于心房的结构;并且,有两个心室的动物一定具两个心房,而有两个心房的动物却不一定有两个心室。如果你转而观察小鸡在卵内的发育,开始的时候你只能发现囊泡和心房及跳动的血滴;随着发育的进展,才渐渐形成了心脏:在某些组织发育不十分完善的动物,如蜜蜂、黄蜂、蜗牛、虾、蝲蛄等动物中,我们在它们最初的生命中只发现某些搏动的囊泡,像一种红色或白色的悸动点。

在泰晤士河和海洋等一些地方,我们得到一种通体透明的小虾,将其放在少量水中,给我和我的朋友们提供了可以异常清晰地观察到心脏运动的机会,小虾身体的外表部分没有对观察造成任何障碍,心脏看起来好像仅隔着一层玻璃窗。

我也曾观察到孵化四到五天的小鸡的最初模糊状态,将蛋壳移走并将受精卵放入清澈而温热的水中,在一团模糊的组织中有一个很小的血点,在收缩时消失而松弛时重新出现,呈红色并小得像针尖;因此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存在与不存在的交替中,它的跳动预示着一种生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