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动脉,或从右心室进入左心室的路径

第六章 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动脉,或从右心室进入左心室的路径

心脏和肺部紧密相连,尤其在人体中更加明显,这一点可能就是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动脉路径问题上产生错误的原因,他们宣称研究一般动物的规律,却像大多数解剖学家一样常将其研究局限于对人体的观察,尤其在人体死亡之后,因而不能通过对部分动物的了解提出正确见解。很明显,他们的行为就像那些只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模式就描绘出政治体系的普遍构成形式、只了解一块土地的性质就觉得精通了农业科学、只掌握具体论据就推断出一般结论的人。

如果那些解剖学家对低等动物的解剖知识也像对人体的那么精通,那么我想,曾经困扰他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首先,在鱼类中,心脏只具一个心室,而且没有肺,这些足以说明问题了。位于心脏底部的囊泡结构,是类似于人体中的心房部分,显然它把血液注入心脏,而心脏明显通过一条动脉或类似于动脉的血管传送血液;这些事实通过肉眼观察即可证实,也可以由血管的解剖实验观察到,此时可见血液随着心脏的每次搏动而射出。

同样的事实在那些心脏只有一个心室的动物中也不难展示,如在蟾蜍、青蛙、蛇和蜥蜴,这些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已具肺脏,就像它们具有声音(我曾多次观察到这些动物精细的肺结构和附属结构,但这里我不能多介绍)对这些动物的解剖实验中清楚可见血液在它们体内由静脉转运到动脉的方式与高等动物体内的相同,并且事实上其心脏的活动更加显而易见,对此没有什么值得疑虑的;因为在它们体内也恰恰存在与人体中相同的事实,如果心脏壁有孔可滤过血液或可转移血液,或者两个心室变成一个的话;因而我想没有人怀疑血液正是通过这条路径从静脉到动脉。

然而实际上更多的动物没有肺脏,并且只具一个心室的动物不少于两个心室的动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来说,在大多数动物中,有一个输送血液的开放通路,将血液通过心血窦或心腔由静脉运送到动脉。

经过仔细观察,我进一步注意到同样的情况在那些具肺的动物胚胎中更加明显,在胚胎中与心脏相连的四种血管——腔静脉、肺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都是相连的,而在成年动物中却并非如此,每一个解剖学家都充分了解这一事实。第一个连接是腔静脉与肺静脉相连,(通过一种侧向吻合)这发生在腔静脉进入右心室开口处之前,或分支出冠状静脉后,略高于肝脏的位置。这是一个呈椭圆形的足够大的圆孔,介于腔静脉和肺静脉之间,使血液由腔静脉畅通无阻地流入肺静脉,和左心房,从那里进入左心室;并且在这个圆孔中靠近肺静脉的地方有一个薄而粗糙的膜,比孔口大,像盖子一样伸展;在成人体内,这片膜与孔的边缘黏连,几乎将它完全封闭。这片膜好像专门为胚胎设计的一样,可以自由开闭,为血液在肺和心脏间的流动提供通畅途径并同时有效阻止血液回流进静脉。简而言之,以上事实都使我相信血液在胚胎中不断由腔静脉流入肺静脉,从那里进入左心房,而一旦进入那里,便不再回流。

另一个连接是有关肺动脉的,它由心脏的右心室出来后分为两支时完成。这样除了已提到的两条外好像又多出了一条动脉,它从肺动脉侧生出后,贯穿和连接在大动脉上。结果是:胚胎中由心脏伸出两条主动脉。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逐渐萎缩,最后几乎全部消失或像脐带一样被切除。

这条动脉导管没有控制血液方向的膜或瓣:因为在肺动脉根部(在胚胎中这支血管延长的位置)有三个乙状或半月瓣,由内向外开口,使血液在这个方向上或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或主动脉畅通无阻;但是阻止所有由主动脉或肺部发出的血管中血液回流右心室;关闭得极其完善,有效阻止了胚胎中类似的血液回流。因此有理由相信,当心脏收缩时,血液有规律地被动脉导管或上述通道由右心室压进主动脉。

通常人们认为这两个重要连接的作用是为肺部提供营养,这一看法不甚合理且与事实不符;因为在成年动物中,它们关闭、消失或被合并,而成年动物体内肺部需要更多的营养。同样,那种认为胚胎中心脏不搏动,既不活动也不移动,因而造物主不得不造出这两个连接来营养肺的观点也是不对的。很显然,通过对孵育中的鸡卵和从子宫中取出的胎儿的观察,可见心脏如在成体中一样地跳动,因而造物主没有必要另造两个连接。我本人曾反复观察到这些运动,并且亚里士多德也同样注意到这一事实,他说:“从活体解剖实验以及雏鸡在蛋壳中的形成过程都可得知,这一搏动在心脏形成之初就已存在并可以看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两条连接通路不仅存在于人体胚胎中,也存在于许多其他的动物中,像解剖学家们通常所描述的那样,并且在某些动物出生后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内一直存在着,但并不贯穿整个生命过程,例如,在鹅、鹬和各种鸟类及许多小动物中的情形就是如此。波塔鲁斯(Botallus)根据这一现象曾误认为自己发现了一条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心脏左心室的新途径;我承认当我在许多小鼠家族中发现成年小鼠体内也存在这条通路时,起初也误导出类似的结论。

由此可见,在人体胚胎和那些连接通路未关闭的动物胚胎中,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即:心脏在运动时,推动血液通过一条显而易见且畅通无阻的通道,经两个心室腔,由腔静脉进入主动脉。右心室接受来自右心房的血液,并通过肺动脉及其连接管——动脉导管,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同样,左心室接受来自左心房由腔静脉通过卵圆孔流入的血液,收缩时压迫血液由主动脉根进入动脉干。

因而,在胚胎中,肺处于一种不活动状态,除了存在的意义外,无其他的作用和活动,造物主使两个心室只起一个心室的作用,即运输血液。在胚胎状态,具肺脏的动物中肺的功能如同被解雇了一样,使得这些动物与不具肺脏的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显然,在胎儿心脏的活动使得血液通过一条明显而通畅的路线由腔静脉进入主动脉,就如同在成体动物中两心室间可通过移动室中隔相联系一样。在大多数动物、甚至可以说全部动物中都发现在其发育的某个阶段,都明显存在着一条通过心脏输导血液的管道,因此我们要问:在一些恒温成年动物——包括人在内,是否肺也参与运输血液?而在胚胎期的一段时间内肺部作用暂时搁置时,是由一条直接通路完成的。造物主好像特意造出一条肺部的通路一样,为何造物主会认为关闭胚胎和胎儿中在所有动物中发挥作用的开放通路是较好的选择(造物主常常作出最好的选择)?因而,不仅没有开辟运输血液的新路径,甚至还关闭了那些事先已存在的通路,对这些问题我们还不能下结论。

现在将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些仔细探究血液由腔静脉进入心脏左心室和肺静脉的路径的人,如果通过解剖实验发现,在较大的或发育较完善的成年动物体内,造物主选择了血液由肺组织渗滤、而没有像在其他情况下选择一条明显的直接通路(我想除此以外,没有其他血液运行的途径)的原因,他们就会发现这是最佳途径。因为较大和发育更完善的动物是热血动物,成年时它们产生更多的热量,因而血液被送到肺部,以便吸入的空气冷却血液,以免沸腾,并驱散了热量,其他类似的情况也有可能。但为了证实上述猜测并完美解释它们,就要涉及关于肺存在的功能和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讨论要考虑到有关呼吸、空气的必要性和作用及动物体内与之相关的其他各种器官,尽管我已做了大量的观察,但除非我将目前的讨论集中在关于心脏的作用和运动,离题太远,人们就会指责我把问题复杂化;而说到那些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将来方便的时候我会专门写一篇这方面的专著。现在,回到我的正题上,我将继续讨论有待证明的问题,即在发育更完善和恒温的成年动物及人体中,血液从右心室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并且从肺部通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再进入心脏的左心室。首先我表明它可能存在,然后我将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