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
“图案”这个词,一般可以用在描述叶子的形态或者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然而,它在更普遍的定义中含有相同形状重复出现的意思,通常指的是图形的重复。图案包括重复出现的线条、形状、质地、颜色,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复合出现。图案元素以不断重复出现来表现作品的主题。
有时,图案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但视觉上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创作一种强烈的图案效果,需要先创建一个广阔自然的图形轮廓,同时在画面构成的边缘加入一些特殊元素。

常见的尘菌正在释放它的孢子。顶面呈现网状,喷射口周围是小的瘤状物,其“脖颈”处有清晰可见的纹理。室内拍摄,使用强烈的闪光灯作逆光,正面辅之以微弱的反射光照明。用一根编织针轻拍尘箘,形成了烟一样的孢子喷射。
拍摄数据:快门1/60秒,光圈f/16,ISO100。
图案经常被用来作为背景衬托画面中的主体,但是当图案成为画面中唯一的主体时,应该强化图形元素使其更醒目。这包括颜色、质地、大小及图形变化的韵律。所有规律重复的图案所引发的兴趣会很快消退,除非画面主题特别吸引人。我们可以略微改变图形元素的形状、大小,或者引入其它元素打破这种图案规律来实现效果。

孔雀铗蝶翅膀的一小部分,表面的纹理结构是由极微小的瓦片状鳞片有序排列形成的。左上角一些鳞片脱落了,留下几行空位。室内拍摄,使用强烈的正面光照明,将原物放大了5倍。
拍摄数据:快门1/2秒,光圈f/22,ISO100。

常见的软体动物——鸟蛤。呈现出强烈的辐射状条纹和不易觉察的放射状圆环,凹槽很深,表面质感强烈。这个从蛤壳连接处拍摄的角度要胜于从上向下的平常视角。户外拍摄,使用自然光和三脚架。
拍摄数据:快门1/15秒,光圈f/16,ISO64。

澳大利亚长鬣蜥(水龙)的干燥角质表皮呈现突起的斑块结构,有规律地排列成一个吸引目光的纹理图案,特别是下颚周围尤其明显。手持小型数码相机透过玻璃拍摄,使用闪光灯。
拍摄数据:快门1/60秒,光圈f/16,ISO64。

俯瞰普通的猪草花,十组不规则排列的小花产生出一个随机图案。室内拍摄,使用了暗色挡板,用侧光照明突出花的白色,同时保持茎在暗色背景中。
拍摄数据:快门1/60秒,光圈f/8,ISO64。

在寒夜之后霜冻的秋叶。每个叶片有趣的细节共同形成引人注目的图案,霜冻使落叶的叶脉更加突出。手持拍摄,镜头与地面垂直,以确保画面中所有部分是清晰的。
拍摄数据:快门1/60秒,光圈f/11,ISO80。
图案中要有多少主题或元素呢?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图形元素的数量低于三个图案的感觉就几乎没有了。另一方面,平面设计师已经发现,图案中可被鉴别的元素最多不超过100个 左右。当然元素的数量取决于观看距离,当从较远距离观看超过100个元素的图案时,图案感觉将完全消失,将被一种统一的表面质感取而代之。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假设,有规律、定期重复的元素组成的是图案。但有时,随机元素也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图案,即使这样的形式与我们通常认识的图案有些差异,可能缺乏秩序感和精确度。
这一类型的图案在 动植物王国中可并不少见。白番红花看起来非常均匀,地毯状紧密挤在一起形成图案,它只在短时间内引发人们的兴趣。但是如果图案中靠近中心的位置有一两朵黄色或深紫色的番红花,就会引导兴趣点移向这个区域,使平淡的图案凸显出亮点。
当从上向下看时,樱桃树掉落的花瓣或飘落的枫叶都像是一块地毯,具有一系列令人愉快的暖色调,展现了随机的但非常有吸引力的图案模式。观察者的兴趣点不仅在图案的色彩和重复,还有各种叶子形状的细微变化。更确切的说,它们显露出的统一,即大自然的浑然天成才是最吸引人的。
一枚干松塔具有木质鳞片结构和螺旋形态,辅之以适当照明,可以呈现出非常有吸引力的图案。红木色及条纹表面的鳞片可以轻易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需要任何附加元素。
许多热带的蝴蝶和飞蛾的翅膀上,具有令人惊叹的图案,只需放大呈现,就可以展现其真实自然的美。热带的月亮女神蝶,其翅膀图案含有一系列矩形米色元素,每个矩形都包含一对有吸引力的棕色箭头图形,所有这些构造都是由非常微小有规律地排列的鳞片构成的。孔雀蛱蝶的翅膀表面覆盖有瓦片状规律排列的鳞片,鳞片色彩是浓郁的橙色和红色。这一特征也是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豹子身体上的斑点由一个或接近的两三个组成,在近距离观看时的感觉是随机分布,但是,从远处看皮毛还是具有明确的图案特征。这是因为斑点(单独的或成组的)之间的距离总是大致相同的,使画面具有了秩序和平衡的感觉。
我们还可以从常见的谷仓猫头鹰身上看到有趣的图案——有几个部分包含符合重复特征的蓝黑色图案,不符合这一形式的图案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这表明要突出图案主题必须依靠贯穿画面的、相同色彩的背景图案来支持。但在大小和形状特征方面,背景与主体应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