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植物

第五章 拍摄植物

植物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与它们在调节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的作用相比,这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绿色植物生产出丰富的氧,更重要的是,它们还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大面积的永久性破坏森林将阻断光合作用的过程,如果森林破坏殆尽,人类自己也很难生存。

植物枝条的样式已经演化成了一个有趣的形式,早期枝条是平面的二维模式,枝端分出两个相同的枝杈,其中每一根树枝又分出两个分支(叉状分支)。这多见于褐色海藻,如常见的墨角藻。红藻茎的中央有一个石灰质的连接骨架,其两侧枝杈也呈对称方式排列。

当分叉生长不均,就会出现锯齿状形态,就像一些小型海洋生物,如薮枝螅的曲膝状。下个演变阶段已经发生,尤其是主干在生长中从几个方向交替分叉,枝杈围绕主干呈螺旋形生长,逐渐开始变成三维形态,这样叶片可以进入更大范围的空气中并与之接触——这将有助于植物与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墨角藻阐释了二维平面的生长和分支模式,生长中的顶端分裂成两个相同的支杈。这二杈分枝的形式,在海藻和早期植物演化中比较常见。
拍摄数据:快门1/125秒,光圈f/11,ISO64。

属于珊瑚藻类的红藻非常平整,枝干内部依靠石灰质骨架连接,两侧枝杈对称排列。收集几枝置于黑色背景前,室内拍摄。
拍摄数据:快门1/8秒,光圈f/22,ISO64。

另一种可能性是,侧枝从主茎上相同的点脱落生长出匀称的侧枝。这通常会形成一个非常对称的圆锥形,例如几种针叶树,包括常见的云杉。

顶端的芽始终占主导地位,当它患病或者受损侧面的芽就开始生长,结果形成一个Y字形态。一个分支可能长成主干,而其它则成为侧枝。这样的典型范例出现在常见的对树墙的修剪,顶芽被修剪掉和侧芽生长的结果,一定会导致灌木篱笆增厚而不是更加稀薄的向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