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菊石

菊石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因表面有类似菊花的浅纹而得名。西伯利亚长毛象化石冷藏保存于冰中,而其他的菊石如煤和石油则是植物碳化的结果。有些化石遗迹往往是印模或压痕,如恐龙脚印、贝壳和蕨类植物的痕迹,也可能在矿化作用下呈现出与原始状态一样的形状。菊石属于这两种。

菊石多出于最常见的沉积岩,含有许多化石,属于页岩,由浅海和冲积平原上的粘土和沉积于海底的淤泥颗粒组成。动物或植物遗骸沉入水底,迅速被淤泥和泥沙覆盖。层层覆盖和持续的压力使得遗骸石化,淤泥层变硬成为岩石。页岩一般有数米厚也有砂岩和石灰岩交错分布的状况。菊石对推断岩石的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多数的菊石物种在距今200万-65万年前处于繁盛期,是由至今仍生活在深海中的鹦鹉螺演变进化而来。菊石的直径小到一枚硬币大小,大的则超过两米。

拍摄要点

这块菊石是指菊石,来自惠特比海岸,从沉积泥岩岩石中剥离出来。我决定用海沙作为拍摄菊石的背景。第一张照片我试图从一侧扩散天光,以此加强对化石三维纹理的表现。随后,我手持一支LED手电筒直接照射,让螺旋形状的所有细节都呈现出来,当然造型上会有所割舍。

数码单反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并与菊石的平垂直面,以确保在整个画面的最大清晰度。使用手动聚焦,微距镜头光圈设置在f/16,可以产生良好的景深,而快门释放使用相机的自拍功能。如果没有数码单反相机,小型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