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

叶子

在我们开始讨论叶子的设计和图案之前,先回想一下它的功能。叶子有两个基本功能:生产养分(光合作用)和输送水分、蒸发(蒸腾作用)。

叶子结合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含糖的养分,是叶绿素在阳光能源的作用下形成的,叶绿素也带给叶子典型的绿色特征。叶子制造的养分通过韧皮部运送到树干或者枝丫等树的其它部分。除了产生糖,光合作用的重要作用还有向大气中输送氧气和水分。

苔类植物的叶子

大多数苔类植物喜好水分,其中许多种生长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中,如沟渠河流边的石块上,也有少数完全生活在水中。最简单的苔类植物有一个平的绿色带状的身体,紧贴着地表生长。不过,也有几种叶状苔类,如分布广泛的大萼苔,每一枝都是满满的平展重叠的、两边裂开状的叶子。

另一方面,苔藓可以在相对干燥的峭壁上生长极端的例子是毛发状的金发藓苔,在干燥的荒野中可以找到它,它也属于墙藓属,通常生长在老墙或石头上。与有些苔藓类植物不同,金发藓苔的叶子远不会裂,通常都是细长的矛尖型,而且有一个生长良好的主脉。

拍摄要点

作为苔类植物的苔藓十分娇嫩,最好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拍摄。由于其体积很小,你将需要选择小型数码相机上的微距设置,或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微距镜头。如果可能的话使用手动对焦,建议使用三脚架以保证准确对焦。

近距离拍摄时,景深将非常小,所以需要一个较小的光圈,大约在f/16-f/22。如果你在阴影中拍摄你可能需要额外的照明,可以是内置闪光灯或是手持的遥控闪光灯,也可以是手电筒或者视频灯光。感光度设置在100-200。

蕨类植物的叶子

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羊齿蕨类植物的细部构造和模式种类繁多。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叶上的齿型,例如常见的欧洲蕨,叶子的柔和曲线是形成画面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当然也有一些例外:鹿舌蕨有并不开裂的叶子,同时一些沼泽蕨类植物有三叶草形的叶子,还有自由浮动的水蕨,有营养叶和生殖叶。

大多数蕨类没有地上茎,主要为根茎构成,例如我们常见的欧洲蕨。如果寻找更加紧凑挺直的茎,王紫萁是其中的代表。这种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树蕨类植物有发育良好的茎,最终长成坚固的树干。典型的蕨叶由非常硬但很柔韧的主脉和分布于两边的羽状叶片组成,形成了一个二维平面的图案。

蕨类的叶子形状变化多样,一些边缘光滑几乎是椭圆形,例如铁角蕨;而多数是矛形,叶片排列形成整齐的边缘,就像多足的昆虫一样。大多数蕨类叶片间都有开口,包括欧洲蕨。

蕨类叶子的背面,生殖孢子开始在球形囊中发育,被盾状表面保护着,直至干裂最后释放出孢子。这些形状和设计的构造是多变的,始终很吸引人,值得我们手持相机近距离仔细观察。

拍摄要点

如果您想用手中的相机表现自然环境中的蕨类植物,很明显,最好的选择是户外拍摄。春季可以呈现蕨类生长中的绿色生机;而秋季则展现丰富的黄色和棕色。逆光可以为叶片增添视觉趣味,这可以通过使用手持聚光灯或镜子反射阳光来实现。任何类型的相机都能胜任拍摄工作,而广角镜头将把更广阔的自然美景收入画面中。我要事先收集一些完好的叶子做标本,在可以控制的环境中拍摄,比如厨房或温室。

拍摄时,我们需要非常接近标本,推荐使用手动对焦和光圈优先模式。在近距离工作时,景深很浅,光圈优先模式将允许用小光圈来增加景深。三脚架必不可少,触发快门可以使用无线遥控器或使用10秒延时自拍。

羽苔藓的名字源于微小的绿色叶片羽毛般的排列形状,细长的红色茎托起一个胞囊。室内自然光拍摄附加逆光照明,以突出茎和胞囊。
拍摄数据:快门1/60秒,光圈f/16,ISO100。

含有浓郁香味的地钱苔有平坦的暗绿色叶子,表面布满突起的气孔。圆锥形的果实上含有孢 子,支撑在苗条娇嫩的茎上面。照片是在原地拍摄,使用大光圈来缩小景深,让焦点汇聚于主体,防止背景分散注意力。
拍摄数据:快门1/125秒,光圈f/4.5,ISO100。

开花植物的叶子

落叶乔木在温带地区生长繁茂,大面积的叶片对于捕获阳光生产养分是理想的选择。一片典型的叶子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大多数叶子的共同特点是对称形的。

林地蕨的顶部形成一个新生的“弓”形,在春天时,叶子会伸展开来。拍摄于林中,清晨的阳光提供了强烈的逆光照明。
拍摄数据:快门1/125秒,光圈f/11,ISO64。

多足蕨叶子的一部分,主脉呈现出美丽的弧形,两边叶片整齐排列。室内拍摄,运用强烈的背光和蓝色背景。
拍摄数据:快门1/8秒,光圈f/16,ISO64。

鹿舌蕨有明亮的绿色叶子,铁锈色的孢子簇呈鱼骨状排列在叶子的背面。室内拍摄,运用前侧光加强叶面和孢子簇的质感。
拍摄数据:快门1/15秒,光圈f/16,ISO64。

叶片可以说是完整无缝隙孔洞的薄片。叶片两边的边缘可能是完整的、平整无毛边的外形,如山茱萸;也可能是锯齿状,如刺荨麻;或是圆齿状的圆扇形叶,例如连钱草。

叶片可以是单叶,例如分裂 成中央部分和几个叶瓣的形态,比如枫树;或者复叶,即完全分开成独立的小叶片。复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片片小叶或叶瓣,排列在叶茎的两侧成两排,如花楸树;另一种是小叶或叶瓣从中央点发散排列成为手掌状,例如七叶树。这是对叶子形状的简略分析,这将为我们的拍摄做好充分准备。

拍摄要点

想拍摄与众不同的照片,可以选取树上的一组叶子,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时,使用太阳作为背光照明。另一种方法是躺在地面镜头指向天空,这将形成一幅叶子重叠的锐利影像。两种方法都要提前做好构图工作。

靠近地面的拍摄角度,将有助于你拍出感觉奇妙的叶子照片,你会需要一副三脚架来帮助你完成构图并防止相机震动。

单独的叶片最好在室内拍摄,灯光、构图和背景可以随意改变,形成一系列赏心悦目的图像。三脚架、遥控快门线和小光圈,再加上额外的灯光和可选择的背景——你只需提供灵感和创意。

叶脉

大多数叶子上最突出的部分是叶脉,这是树干中养分、水分运输系统的扩展。许多植物的叶脉形成一个封闭的网络系统。叶脉图案有两种类型:羽状叶脉排列,一个主脉两侧发散出一段支脉,例如榆树;掌状叶脉,是几个主要的支脉从中心发散生长,例如枫树。随着蒸腾作用,水沿着叶脉移动,水供不应求时,叶片细胞失去活性,造成叶片枯萎。

其他类型的叶脉排列出现在兰花、百合、鳞茎和草身上,还有某些树木,如棕榈树。这种类型的叶子长度相当,叶脉随着植物一起,保持平行生长的状态,从而显示出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直线。

单叶:A-平整的外形(山茱萸),B-锯齿状(荨麻),C-顺滑,线状(草),D-圆齿与扇形(连钱草),E-开裂状(枫树)。复叶:F-小叶排成两行(花楸树); G-掌状,小叶自中心点放射生长(七叶树)。

花楸树的叶子是复叶,小叶沿着主脉有规律的排列生长,形成一个有趣的图案。室内拍摄,使用了一个和谐的蓝色背景和侧光照明,强调叶子的质感和细节。
拍摄数据:快门1/15 秒,光圈f/16,ISO64。

拍摄要点

如果要呈现叶脉的排列方式,最好在室内拍摄。叶子可以仔细准备,确保叶子背面向上,且叶片平面与镜头轴垂直。在叶子侧面放置一个辅助光源(擦光照明),突出网状叶脉。

另一种方法,例如拍摄苘麻叶子,把叶子放到灯箱上,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镜头与叶片平面垂直。如果你专注于叶片的一小部分,叶脉的图案和细节都将非常有吸引力。

任何具有微距拍摄功能的相机都可使用,但为了便于操作和取得更优质的成像效果,我倾向于使用单反相机+微距镜头的组合进行拍摄。

落叶与秋色

落叶乔木为什么落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一种解释是,这可能是一个摆脱毒素积累的方法。然而,节约水可能才是主要原因——由于气温下降地面变冷或冻结,根毛吸收水分有困难,但叶片继续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植物为了生存,必须保存水分,所以叶子必须放弃。

在这一点上,发生两个重大变化:绿色的叶绿素色素被分解,存储在树的木质部;而叶子是黄色和橙色时,其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叶子是鲜艳的红色则是因为含有花青素。

甜板栗叶片上的晨霜。多刺的板栗果实增加了影像的趣味性。
拍摄数据:快门1/2秒,光圈f/22,ISO50。

山茱萸叶子的背面。突出强调其羽状叶脉排列,由直线型主脉和弯曲的支脉组成的图案。室内拍摄,使用侧光照明。
拍摄数据:快门1/30秒,光圈f/11,ISO64。

秋天绚烂的色彩,包括朱红色和粉红色叶子的樱桃树,柠檬色和红色叶子的枫树,红色、棕色和黄色叶子的甜栗树,棕褐色和金色叶子的山毛榉,还有赤褐色、金色叶子的橡树。不管是在树上或是如地毯般铺满地面,这些基本元素——颜色、纹理、质地和图案,都很好地呈现了秋天落叶的典型特征。

树或灌木不会因叶子掉落而受伤,因为每根叶柄的根部都有软木塞一样的组织,方便叶柄从枝条上分离。这些叶子脱落留下的痕迹看起来很像心形,例如七叶树。

在寒冷的高海拔地区,落叶乔木逐步被针叶树木,像冷杉、云杉和松树等取代。它们的叶子是细的针状结构,风阻力小,而针状厚的光亮表面让雨和雪容易滑落。然而,冻霜会附着在叶子上面,往往形成壮观的雾凇美景。大多数针叶树木(落叶松除外)常年落叶,并有新叶不断补充,从而保持了四季常青的特点。

拍摄要点

拍摄秋天的落叶会涉及到前面的知识,这里,我们将集中讲解拍摄七叶树的枝条。先收集枝叶在室内布置好,需要相机镜头与枝叶平面垂直,以确保整幅图像的清晰度。一点点额外的侧光照明将有助于突出秋叶和细微的起伏,这些起伏是微小的养分运输管道。

无论小型数码相机的微距设置,或是装有变焦镜头或微距镜头的数码单反相机都能胜任这个拍摄。使用三脚架和延时自拍模式。

叶芽的形状和图案

叶芽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形状和图案,但基本结构始终是相同的:它们都含有为明年准备的花和嫩枝,这些都是早期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七叶树,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其主要的结构关系。外面看,只有一片片重叠的叶子,但垂直切开芽后,我们将揭示其内部的秘密。

抱子甘蓝和卷心菜在其发芽和叶片展开前,就被人们采摘和烹制食用了。而其他植物的叶芽则没这么幸运,它们必须承受冬季的霜冻和冰雪的严酷考验,所以需要额外的保护。通常其外部紧贴着皮质或膜质鳞,大多数为棕色,如山毛榉、栎树、七叶树等;少量的是黑色或灰色。在晚冬或早春时,检查七叶树的嫩枝,揭开树枝末端的大型顶芽,往往有一个或一对侧芽在其下面。再往下,有几个以前的叶基疤痕。另外还有环形疤痕,这是上一年最后的芽和保护鳞片掉落形成的。这两组疤痕之间的距离,代表一年的生长时间。

粘性芽鳞不仅保护内部娇嫩的叶芽,也可以减少水分流失的风险。新生的叶芽往往覆盖着保护性的绒毛,像白色羊绒一样出现在七叶树上,或者呈现密集的棕色覆盖于悬铃木上。在开始阶段,芽通常处于生长优先的高级状态,一些早期开花的植物例如百合、七叶树和开花醋栗,检查内部时将呈现出小规模的新生花苞。

拍摄要点

虽然叶芽可以在室外的树上或灌木上拍摄,但是如光线控制、微风、拍摄角度或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等外部条件,都可能会妨碍拍摄。在室内,你可以完全控制照明、标本的位置、相机的角度和背景

运用自然采光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效果非常平淡,可以用小台灯或LED手电筒辅助打光,这将有助于形成有立体感的图像。另外,我建议使用三脚架,以保证图像的稳定和清晰。手动对焦模式将保证准确聚焦到拍摄主体上。镜头使用小光圈来增加景深,这永远是近距离拍摄的优势,高质量的微距镜头将为你提供最理想的图像质量。

用微距镜头拍摄苘麻叶子,呈现其掌状延展的叶脉图案,呈现叶脉之间水分和养分运输系统的精致细节。叶片置于灯箱上,相机镜头与叶片垂直。
拍摄数据:快门1/8秒,光圈f/22,ISO64。

甜板栗叶子呈现出一系列秋天的颜色,从原本叶绿素的绿色,到类胡萝卜素的橙色,再到花青素的红色室内拍摄,添加了侧光照明和黑色背景来强调叶子的质感。
拍摄数据:快门1/30秒,光圈f/11,ISO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