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08

职业:

电视节目主播。

拍摄地点:

北京798 工厂。

拍摄时间:

2009 年下午5 点。

摄影作品中使用工业架构通常会让人感觉很沉重,一般情况下拍四五十年代的纪念照,才会选择这样的场景作背景,像今天这样拍现代女孩单人照还是有些困难的。尤其是女孩身上具备的是欢快飘逸的浪漫气质,不仅与沉稳厚重的环境在气场上有强烈的反差,环境的强势还会将女孩所具备的特质逐一吞噬。所以在这种岁月痕迹很强的环境中,如何让人的形体、表情、状态表现生动且不被环境所限制很重要。

图1 利用了构图中的黄金分割点变化来解决问题。人物在画面中不是很大,如果仍然将人物安放在画面中心位置,虽然符合常规,但显得呆板和落套,让人感到缺乏活力。而实际构图中,将人物放在画面中靠右偏下的黄金分割点上,加上人物一个弯腰前躬的动作,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动感,一个不是很强烈的动作,却使画面打破平静,有了张力和活力。

这种张力和活力是带给整个画面的,但最终让人的视线还是停留在人物身上,尤其是配合一系列的对比,效果更加明显:左面远景昏暗的色调和右面近景明亮的暖色调对比,左边金属的沉重和右面人物欢快的表情的对比,左面储备罐的竖直线条和右面储罐的圆形构成的圆弧线条对比。

女孩欢快自然的表现和灿烂的笑容,又从明亮的图1 中跳跃出来,成了画龙点睛之笔。顺便提一下,因为人物与背景的比例关系,这张照片如果扩印成尺寸较大的照片(10 寸以上)效果才会表现出来。

现在可以看一下这样的效果(见图2),从全景变换成近景,画面里去掉了远处其他的储备罐,只留下女孩身边的这一个,可以看到,背景的明暗对比没有了,竖线条也随着被去掉了,只剩下近处这一个储罐下部的圆弧线条,视觉上总有些别扭,基本对称的弧线居然使两边产生了一种超广角镜头才有的变形,人物上大下小、腿脚不全,失去了美感,看来这种构图是不会被采用了。

小贴士

什么是黄金分割点?

主体安放在画面的黄金点上,是摄影高手比较常用的方式。如果我们将画面横竖三等分,形成“井”字形交叉的九宫格,如图所示,“井”字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主体安排在这些点上,既能突出又能较好地呼应周围的陪衬体。

九宫格法(三分法)

对于画面的动态形成和活泼变化,黄金分割点构图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同样一个被摄对象,是否采用黄金分割点构图安置主体等重要对象,对于最终的画面效果影响很大。

如果想让人物拍的更大更全,又要避免弧线产生变形错觉,可以改为竖画幅近景全身构图,图3 就是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不出背景是储罐,但是已经遗弃的工业背景效果还是有的,明暗的变化更多地集中到女孩的脸上和身上,不过被红砖封死的出油口,一个大大的圆型图案排列在人物的右侧,完整是完整了,可是很抢眼,不仅把女孩的动作变得看上去别扭一些,还有些分不清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了。

图4 在图3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女孩改在中间位置,储备罐、出油口、地面水泥底座的边角,形成一个全对称构图。本来人物与背景如此之近而采用对称构图是很容易显得死板的,但是脚下的水泥台由于颜色略浅而且尖角直指画面底线的正中,就像地面上一个大大的三角箭头,配合着身后储罐的弧线和出油口的圆型,打破了四边框直线视觉的局限,增添了一些变化。女孩将圆型挡在身后,将它变成一个可以用来依靠身体的道具,笑容比较收敛但不僵硬;油上的白色喷漆字是画面中唯一没有居于对称位置的,刚好再一次破僵变活,本来的四平八稳也变得有些错落有致了,斑驳水泥、红色铁锈和白色英文喷字,背景有点陈旧,有点衰颓,却衬托着一个穿T 恤短裤的无拘的快乐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