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09

职业:

模特(捷克)。

拍摄地点:

不详。

拍摄时间:

2004 年6 月

拍摄当天,蓝天无云,很透彻,几个人驾驶着两辆挎斗摩托,一起寻找外景地和拍摄感觉。

这是一位来自捷克的模特,身材修长,专业素质相当不错,爱笑,非常喜欢中国和中国人,会一些中文,交流起来也还算方便。在行进的路上,摄影师叫停了大家,从身后用135 相机按普通横向构图随手拍了几张热身照(图1),虽然这样的照片不算是什么作品,但热身不仅是让模特本人在正式拍照前找找镜头感,也是为了摄影师自己寻找灵感的准备活动。今天的拍摄,摩托车是必不可少的陪体,不过,摄影师通过取景器已经注意到了模特站着的那辆摩托车挎斗上披着战地伪装的备胎,应该利用一下,让它也发挥出作用。

又行进了一段时间,摄影师让摩托车停靠在路边,这时的光线来自右前方,在捷克女孩身上的造影不错,立体勾勒效果比较强烈;摄影师将相机竖起,蹲了下来,略向上仰拍取景,几经挪动之后,将女孩定位在中景大半身,按下了快门。

在图2 中,摩托车根本没有进入镜头,披着伪装的备胎成了主要的道具,红衣蓝天虽然艳丽,可是与备胎的伪装搭配起来感觉有些刺眼,因此作品最终被处理成黑白片。光线在女孩身上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反差,在黑白效果下更加明显,头上黑皮帽的反光凸显着质感,下部的伪装草颜色暗淡,糙感强烈,尽管很多人猜不出它是什么,可是衬托出了女孩皮肤的细腻。竖幅构图的作用非常明显,加上仰拍的效果,大半身却依然隐藏不住身材的苗条修长。通常只有横幅才适合表现横向的运动效果,但是在这幅作品中,马路对面的两组电线被处理成右上左下的斜线条,虽然看不到摩托车,女孩前倾的身体和身后被斜线条衬托的电线杆,都透露着向前行进的感觉(实际是静止的),一种隐藏的动感油然而生,竖幅构图同样很好地创造了横向运动的视觉效果。

女孩黑皮帽、黑墨镜,脸上棱角分明,黑白色彩下的严肃表情,“酷”感十足。

现在该轮到第一配角摩托车出场了,摄影师尝试了一张非常夸张角度的拍摄:竖幅,镜头离模特伸直的左腿膝盖很近,很低的机位向上仰拍。

图3 中模特身着牛仔短裙和无袖上衣,显得清新而活力四射,身后的那台三轮摩托,除了让她依靠外,主要是增强画面柔与刚的对比,人物由于镜头造成的夸张下大上小,摩托车上的小旗则继续向上延伸这种感觉,与模特的造型形成了双重视觉引线,再加上面部自然的笑容和背景晴朗湛蓝的天空相结合,整个片子显得明媚而活力十足。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作为一种夸张角度的作品,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是不太被人接受的,镜头的过近导致人物的腿部变形厉害,显得象粗水桶一样,夸张视觉是牺牲了形体优美换来的,与一般的审美是不太吻合的,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拍摄这样的角度一定要避免模特“走光”。

为了不再变形,摄影师改用中距离、低角度拍摄(见图4),女孩身体的比例变得正常了,她双腿略作交叉,左臂抬起,手伸向脑后,动作舒展开来,但是人物与摩托之间的搭配关系有些生硬,画面整体倾斜感比较大。

图5 中,女孩这次坐到了备胎上,全身伸直,相机机位也向右移动。模特腿部由于光线的作用立体感很强,但是因为把脸转向左侧而发黑了,动作也显得僵硬单调。在拍摄过程中,时常变换拍摄角度以求一张好片子时,即使出现这样不理想的图片也不要气馁,这是探索和寻求路上的必经过程。

竖幅构图没有形成满意的作品,摄影师换用了一台中画幅120 相机,方画幅也许能有不同的效果。既然在摩托车的背面不太好处理人与车辆的关系,干脆转向90°,从侧面拍摄。

图6 的方形构图中,摩托车只留了半个车轮和备胎,模特双手后撑,慵懒地靠在车上,一条腿伸直,悬向地面;另一条腿蜷曲蹬在车上,舒逸的表情使身体看上去更加柔软、轻盈,优美线条的小腿平衡了集中在画面左侧的整个作品的重心,整个人被摩托车像托着掌心宝贝一样托起来了,可以说,构图几近完美,黑白色彩反倒比彩色作品显得时尚而现代,很适合制作招贴画。略嫌不足的是模特的侧面缺少一点光线的变化,不太具有立体感。

在重新选择了拍摄方位和确定了摩托车的取景比例后,摄影师顺手拿回135 相机,按横向构图拍摄了图7 这张照片。模特和摩托车在同一水平位置,人站在车尾,面向机车,抬膝、叉腰、低头、扶帽,因为不是刻意的摆拍,所以远处的同伴进入镜头,女孩的双脚也被便道的路牙遮挡了。总的感觉是,画面横向偏长,基本逆光的光线令人脸和腿部发黑,拍摄机位较高使得近处的地面和远处的公路暴露过多,显得杂乱。

120 相机重又举起,摄影师选择了和图6 几乎一样高的机位,基本避开了地面,而让丛丛小草遮挡着女孩的脚面;近景的摩托机车选择了侧后部分,笼罩在阴影里,虽然看不清楚很多细节,但是轮廓显露出的后座、尾灯和挡泥板已经很好地勾勒了这个配角的形态,深色的车身让女孩显得明亮而且阳光。

图8 中女孩双手下垂,单脚着地,自然地抬起右腿后翘,没有多余的动作,显得率直、利落,左侧而来的光线衬托着鸭舌帽下单纯的微笑,背景由于黑白片的缘故,干净而且简洁,令主体的女孩和陪体的机车更加突出,方画幅构图再一次显露出优势,又一次塑造了一张海报式的时尚大片效果。

小贴士

方画幅,又称方幅,即正方形的画面,是画面横竖边一样长的矩形,因此也可以理解为长画幅的特例。方画幅的优势之一在于构图:正方形本身比长方形在设计上优美,结构也最严谨,4 条边是一样的,没有指向性,内部是一个圆,张力相等,无论视线怎样左冲右突,都会以画圈的轨迹浏览整个画面,而不是从一边扫到另一边;这种画幅能给人以平衡、简洁、淳朴与轻松之感,画面适宜表现端庄、工整、肃穆,在拍摄肖像、人体、风光、静物、建筑、特写及抽象题材时,很多摄影师都认为正方形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在非对称场景下,常见的黄金分割法以及三分法同样也适用于方画幅构图,不过,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到横纵两个方向的构图比例。

方画幅与其他画幅比较(红色为方画幅)

方画幅虽然有适应性较强的一面,但又存在强化力不足的弱点,对画面中的水平和垂直因素不起强调作用。

目前方画幅相机只有一种规格:6×6cm,出现在中画幅相机中,即我们传统所说的120 相机,而长画幅则规格繁多,135相机里根本没有方画幅;但是使用135 相机拍摄后可以进行方画幅裁剪,这当然在拍摄构图时就要为方画幅做准备,如果没有120 相机,尝试一下也是不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