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职业:

外企白领。

拍摄地点:

火车站。

拍摄时间:

2008 年5 月11 日,中午时分。

铁路是很多摄影人喜爱的对象,因为其线条鲜明,纵深感强烈。铁皮车厢(货车车厢)粗糙硬朗、锈迹斑斑布满沧桑。当这些黑色、铁灰色及红锈色组合起来后,正是衬托铮铮硬汉或反衬纤弱女性的很好用的背景。

图1 是一张中景竖幅构图。女孩居于画面正中心,光线正常,由于焦点在她身上,背景的货车车厢被虚化,人物比较突出。从各方面看,应该算是一张中规中矩的人像习作,问题不大,可是也没有突出重点:即画面中只有一个人、一截车厢以及路基旁与碎石为伴的铁路信号灯的水泥台,组合起来显不出情趣,加上人物的坐姿也没有什么动感或优美之处,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主题和故事,显得呆板单调而没有生气

图2 改成了中近景的横幅构图。摄影师略向左前方移动,并将镜头拉近,使人物显得更大更突出;这时女孩的姿势变成卧姿,产生了变化,带来了动感,相比之下画面显得有些活跃了。但是整个画面内的物体与上图相比还是没有变化,而身后的铁皮车厢也由于横向构图和拉近镜头被剪掉了主要部分,剩下的少部分车底也随着虚化而显得杂乱无章,完全失去了作为刚硬背景的作用;而人物小腿以下部分的缺失,则令女孩腿部看上去显得奇怪而别扭。

图3 则是中远景横幅构图。女孩重新坐了起来,画面中也增添了很多内容:首先是前景和身后都增加了电气化铁路的水泥电杆和灯标,其次是画面左侧出现了一条伸向远处的铁路,这时候的画面立刻变得丰富了许多,活跃了起来。但是带来的新问题是原本镂空的水泥电杆立柱是想作为一个前景的道具来衬托主体的女孩的,可是略微倾斜且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浅淡的灰白色非常抢眼,左侧的车厢被遮挡了大部分,没有了刚硬背景的作用。而此时的女孩则变远了,变小了,变得不重要了,全片的视觉焦点立刻从女孩身上转移到它的上面,尽管具有一定的镂空,产生了部分穿透效果,仍无法改变女孩变成电杆陪衬的事实。

图4 和图5 是作为组图出现的。构图继续保持中远景的横画幅构图,右侧的货车铁皮车厢恢复了图1 中的完整并随着景深的调整变得清晰起来。左侧的铁路则由于摄影师调高了相机机位,相比图3 显露出了完全的两条铁轨和伸向远方的枕木,铁轨与右侧对称的由近及远的火车形成强烈的纵深感。远处出现的多处水泥灯杆和高低错落闪烁着微微红光的铁路指示灯,在绿树和大山的陪衬下令人感觉到一种“时空深度”。铁轨和车厢形成的线条可以把人的身材表现出来,坐姿展示了女子身材线条的优美姿态。

这时的女孩姿态和图1 基本一样,虽然还是没有什么动感和变化,却由于画面构图的变化让观者视觉上变得舒服了,这时目光自然就会落在画面中女主角身上,墨绿加金属丝色一字露肩小衫,包身低腰浅咖色短裙,腰间用宽而简洁的深棕色腰带将上下颜色衔接,显得短裙下面的双腿更加颀长白皙,脚上是双脚踝系带坡跟小凉鞋,一身复古色配上胸前长长的挂链,此时的人物神态很像是等待的“守望者”。结合背景中大面积的灰色岩石结构,给人一种没落贵族内心渴望果敢坚毅的感觉,突出了女子温婉、爽利的双重气质。

在这两幅作品中,为了让左侧的铁路显露出来,让人物坐的位置明显靠右,并且身后还是重色调的车厢,几乎全片的重心都在右侧,左轻右重的倾斜感严重,这个时候,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宠物狗的出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只体重很轻的小狗狗,摄影师让它蹲在信号灯水泥台的左侧(当然是花了点时间连骗带哄的,此处略去哄骗狗狗的过程数百字),你会发现整个画面活跃了,主题和故事都活生生地跃然画面。

虽然狗狗形体不大,颜色也不突出,但是平衡了整体的构图。尽管狗狗的作用相当重要,它却没有因此而抢走女孩的视觉中心地位,很好地陪衬着女孩的肤色、坐姿和神态,甚至使人忽略了过于杂乱的地面。

尤其是在图4 中,女孩和狗狗都是看着相机方向的,而图5 中,女孩和狗狗又同时看向了画面的左侧,狗狗的神态和女子的神态如此一致相映成趣,令人忍俊不禁,这也是作为组图出现的原因。从图1 到图4 和图5 依次看过来,我们发现:摄影师是通过构图的调整、拍摄时机和角度的把握,共同促成了这两张一组作品的诞生。(如果单选一张作品的话,我们会选择图5,因为狗狗的位置从视觉上更舒服一些,而女孩与狗狗的眼神都望向画面左侧,相比正视相机的方向显得更加活泼俏皮。)

小贴士

前景与背景,都是构图安排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前景是指处于画面主体与摄影师之间的一切景物,它处在画面主体对象前方。前景运用得当,对主体的表现具有很重要的陪体作用,运用不当则会严重地干扰或妨碍主体。

背景也称后景,是指处于主体后面的景物,用以说明主体周围的环境空间,展示画面的纵深层次,烘托一定的氛围。背景在画面中具有很好的点化作用,可以对主体起到衬托作用。这主要是运用摄影技巧来处理落实的。从景物的选择利用、虚实简化、地平线位置到影调差异等,背景以一定的形式感来烘托主体和营造意境。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建议同一场景,变换横幅、竖幅、远、中、近景,尽量多拍,这样为后期选片预留了很大的余地,同时也可以促进摄影师对不同构图有深一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