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职业:
模特(法国籍)。
拍摄地点:
咖啡馆。
拍摄时间:
2004 年某日下午。
欧美外模身形气质本身就具有浪漫健美的味道,所以在酒吧、咖啡店等西洋情调的场景中,她们不用刻意地表现,就能将奢华与风情演绎得很饱满,很容易成为景中焦点。
照片主题定位为“午后咖啡”。酒吧里很安静,女子趴在铺有白色桌布的咖啡桌上,面向对着街道的玻璃窗,摄影师要求她略微笑笑,眼睛要不断缓缓地移动(图1)。
黑白色调像加入了牛奶的黑咖啡一样香醇、浓郁。如果此刻用横幅构图就会显得横向过多,用竖幅也会令上下空间很多余,唯有用方幅来表现此时安静、惬意的气氛真是恰到好处。模特处在明亮的光区中,皮肤白嫩、细腻,有种吹弹即破的感觉,亚麻色的头发显得很有质感和光泽。摄影师从画面右前方部位用反光板为模特颈部和桌布垂下部分补了一部分光,有意减少了这些区域的明暗对比。
按模特身上亮的部分曝光,这样就使得桌布下的黑色区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显露出来,倒是玻璃中的投影多多少少映射出一点细节,左上角是远处挂着画框的墙,也处在暗处,但没有丢失全部的细节,这两处暗部相得益彰,更好地突出了中间的明亮。
尽管是四方的构图,可是在整个画面中没有一条真正垂直或水平的线条,相机微微向顺时针方向倾斜,让模特趴在桌上向前探出的身体在视觉上不再那么辛苦。由此才能让你看到女子那没有目的而又懒散的目光,正在毫无思想地投到窗外,营造出午后人的慵懒与安逸时,享受阳光的时刻。

小贴士
虽然照片可以通过后期裁切来满足制作杂志封面的需要,但是专片专用效果更好。
如果拍摄前得知拍摄的目的是为了作杂志封面用,应该先了解一下该杂志的开本尺寸,提前做好构图准备。
了解杂志近期封面的编排风格非常重要,时下的封面标题已经不像海报那样声势外露,转而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找着位置,这就要求画面不能满撑满占,要为文字内容预留安排好位置(本片底部留出的公路路面在正常情况下显得多了些,却正好添加文字)。另外照片色彩的搭配也要符合商家整体的要求。
聪明的摄影师不会那么死板,完成拍摄任务的同时完全可以套拍不同构图的片子,以备日后多种场合的使用。
作为纯个人作品,摄影师觉得图2 这组照片拍摄“相当”过瘾,很洒脱、很张扬的过程。现场全部用布朗灯照明,器材道具都很高级,两个洋妞骑着大“哈利”出演。“哈利”在当时属于“私藏车”,即便是富翁遍地的今天,也很少有人能拥有它。两个法国模特皮肤白皙,身材高挑,气质极佳,让不少俊男靓女侧目,很是“拉风”。其中坐在后座上的模特就是那张午后趴在咖啡桌上的女孩。
这次摄影师没有再使用方画幅120 相机,而是用135 相机竖拍。一方面是为了杂志封面使用方便,另外也是因为方画幅过于稳重和工整,既然是商业味道很浓的照片,就应该尽可能活泼一些。
从构图取景上看,如果车身构取完整了,人物相应就变小了,不符合制作封面的风格。人物是主要角色,因此哈利大摩托就不需要那么具象了。根据两个人在车身上的位置,车头部分可以牺牲一些,毕竟不是拍摩托车广告。两个穿着尖细高跟鞋的女孩做出的不是骑摩托的姿势,而是让她们摆出了坐摩托的架势,各有一只脚撑在地面。是刚上车?还是要下车?女孩们扭身面对着镜头(准确地说是面对读者),颇有一丝挑逗的味道,是正在对你说“See you later”?还是只打算和你说“Hi”?
画面以青色、灰色、银色和黑色构成基调,唯有两袭小红衫夺人眼球,背景偶露一点黄色的遮阳伞,告诉观者这就是生活场景并不“商业”,但女孩们所演绎的却是一种令人玩味的速度与激情的“大片”。
拍摄小记
提到这个外国女孩,摄影师很是感慨,因为第一次拍的外模就是她,也真的出了些很好的作品。说起来,觉得确实挺幸运的,这次拍摄为以后拍摄外模增加了很大的信心。女孩很专业也很敬业,她的表现极具张力。
拍摄特意选在三里屯酒吧街,因为这里白天比较安静且富有情调,尤其在下午,暖和得让人从心底里懒得挪步,恰好女孩在拍完商业片后,有些疲倦,人也放松了不少,为了营造与夜晚华灯下喧闹的不同感觉,选景之后还特意为模特准备了几身小情调的休闲装。
拍法国女子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法国影片,都知道法国影片虽然很絮叨,但片子里的女人们都很有情调,即使她们穷困潦倒,也能很优雅地从瓶子底刮出果酱来,那风度那神态依然很“转”(网络用字为“拽”)。拍摄过去很多年了,这女孩身上散发着的香水味道,让人回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