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05

职业:

钢管舞演员。

拍摄地点:

钢管舞训练室。

拍摄时间:

2008年6月11日中午。

这组照片注重光影效果和现场氛围,其动作和造型设计是为凸显男子的精神和力量,并用一条围巾围裹出了古希腊风格和味道,将拍摄现场带入了古文明时代。

现场拍摄采用从上而下的顶光,给人一种由地狱向往人间的向上挣脱感。再加上眼神穿透般的“定感”,更是把你拽进那段艰苦悲壮的“奴隶起义”时代。

同样造型的3幅图,姿态略有变化。图1是3张中整体效果比较好的画面。图2的背景中有意穿帮的照明灯、人物右臂后方的光斑、腿部皮肤的反光,造成画面光源杂乱无序。男子侧头(1/2脸部)思考状,与呈现在画面左右两侧的灯柱相互映衬,制造出一种抑郁气氛。两根灯柱似乎将男子禁锢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抑制了男子的力量和气势,不利于表达主题。图3更换了拍摄角度,将人物拉近以更清楚地表现人物的神情,此时男子突然用力,想用瞬间的爆发力表现人物抗争时,用肢体动作表达出张力,但他只注意上肢和胸腔的动作,而头部动作由于过于用力梗着一股劲,把眼神带“跑”了,所以当我们看到略显狰狞的眼神中大片的眼白时,不禁想象男子此时在诡异地思考些什么。

相比来看,图1中的姿态造型更好地诠释了主题,这个造型神似《斯巴达克斯》中的角斗士,表现出一种为了争取自由和尊严而奋起抗争的刚毅、果敢和决绝。苍白唇色、健硕而骨感的身躯,描绘出人物在寻求正义的征途上遭遇的坎坷和艰辛,人物眉宇间的坚毅神情更加扩张了那种不屈与坚持的精神。

拍摄小记

模特丹尼斯是专业的钢管舞演员,哈萨克斯坦人。男孩性格腼腆,但舞技高超——曾到美国专门学习钢管舞,参加过《中国达人秀》,有“钢管小王子”之称。不少人对钢管舞都曾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是色情场所才有的,摄影师也不例外。但观看过钢管舞比赛后对丹尼斯有了更深的了解,身边的朋友也都在改变之前的认知。

好的舞者,你需要他表现哪个部位,他都能准确的做到那个部位在动,运用自如。而他的任何一个简单的姿势和每一个瞬间造型的停留,都能让观者有任意想象的空间,不断地去琢磨分析,一个动作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意图。

21世纪初,钢管舞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健身减肥运动,主要是腹肌、臀部和手臂肌肉的锻炼,还要进行高度、升腾、旋转、力度等方面的技巧性训练。钢管舞所展示出的力量,不是所谓“有劲”的耍酷,它映射的是人内心的力量,力量是磅礴而宽容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它能让一个猥琐的人变得神圣强大。

这组图片所展示的就是“钢管小王子”的瞬间动作系列,我们一张张来看。

图4中舞者前倾突起的左肩部,让整个肩及侧身的肌肉紧张起来,浑圆的肩头让肌肉和骨骼同时得到展现。画面中可见摄影师将灯和灯杆用作道具,而不足的地方恰恰就是右侧灯柱上的电线,使画面看起来凌乱。

图5是双臂撑杆凌空跃起的动作,让舞者展现出力度美。在空中横劈开的双腿——展示出的大幅度,给人一种豪迈蓬勃的大气,而舞者的神情是那么淡定和轻松,忽然有一种“夸父”一步千年凌空走来之感。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很难见的到这样的舞姿。但是这张图和图4一样,摄影师原本拿来做道具的灯和灯杆,在这种全景画面中,却成了“穿帮”元素,尤其是灯已经影响了视线。如果画面中避开这些道具,或者干脆让道具更多进入画面,要比现在的效果好。

图6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舞者的姿态具有剧情感,单手有力抓住钢管,两腿大步向前,那坚毅的神情告诉观者“我肩负的使命让我要果敢坚定地走下去”。虽然人物姿态舒展大方、神情表达准确,但是画面的用光和构图还需改进。

图7和图8两幅画面差不多,仔细比较之下,图7姿势有些局促,图8的姿态更具动感。

图8抓住了动和定的瞬间,不过因为拍摄角度的关系,使舞者上身看起来过长——比例失衡。而图9在姿态和构图上都有亮点,一是充分地展示出舞者的杆上动作,二是结构比例合适,三是构图较饱满,突出了舞者的姿态和面部表情。但也有需要改进的细节,如调整角度以避免左手臂肩部肌肉遮挡面部光线,近景处的脚可适当虚化,背景中有个接缝纹路由上而下贯通画面,应通过后期处理掉。

拍摄小记

钢管舞分杆上、杆下动作,这组画面是杆上动作。

模特半身裸妆,裸露的皮肤上了棕油。涂油是为了通过光折射出肌肉的线条轮廓,使健美的皮肤更具质感,使肌肉更立体。这身打扮有些像少林武僧,追求的是力量的火热。现场放了一首钢管舞音乐,加强节奏的鼓动。拍摄现场在没有亮灯时,室内是全黑的,摄影师完全凭直觉和印象来想象动作起伏、落定时间。

杆上动作技巧性高、难度大,在闪光灯照明时,是不适合抓拍的。特别是室内低调布光,当相机没有按下快门前——闪光灯关闭时,眼前是一片昏暗。因此,摄影师一定要对这个舞蹈的类别、特性有充分了解,并对舞者的艺术造诣和表现力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漆黑中准确有效地捕捉精彩的瞬间,获取这浑然天成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