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职业:

舞蹈学院学生

拍摄地点:

郊外、练功房。

拍摄时间:

2010年7月30日,下午6点左右。

同样是在铁轨上摆姿,图1中的人物舒展、娇媚,充满轻盈的动感,有如乐谱上跳动的音符,亦如她Q名“跳动的爱”一样 。如果将服装换成白色吊带裙,裙摆斜裁,料子要质地柔软、垂感强的,有阵风吹过,裙摆随风飘扬,她就是那轻灵舞动的“轻舞飞扬”……

图2、图3中,姿态虽然一样透露出顽皮,但会略显呆板刻意。图2中,女孩的姿态是中规中矩的常见姿态,有些造作但不失娇美。只是那插腰的手部动作、宽带背心和牛仔短裤的服装造型、复古耸起略显成熟的发型,还有脚上那双透明的凉拖鞋,整体感觉有些“俗”气,要不是女孩的体型健美,神情和笑容那样单纯无邪,真想象不到女孩是清新美好的。而图3中女孩的姿态给人的感觉是不稳而且还很累,绷紧的肌肉没有增加腿部的线条美,而无意间露出的腰部肌肤,更是突出了服装带来的“市井”味,还是那周身的青春与活力,将这“市井”味生生遏止下去。

拍摄小记

在这里拍摄时,摄影师让姐妹俩保持随意自然,当问她们什么样的感觉最美时,姐姐说“飞的感觉最好”,说着她跳上铁轨单脚直立,双手展开,做飞翔状(见图1)。第一次跌下去了,她害羞地笑了笑,再来,于是那个动作定格在画面中。

拍摄双人或多人跳跃的片子,要掌握起跳后空中姿态瞬间展开的变化和节奏,以便找到拍摄的最佳位置和角度,这样才能抓住在空中瞬间的最佳姿态。要设定起跳前后与相机之间同步的节奏点,以便达到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相机之间“同步”。

图4-图11记录了姐妹俩双人腾空而起的全过程组图,画面选用横幅构图,以每秒10张进行连拍。拍摄这组动感强烈的双人跳,很难,特别是两人空中动作同步的瞬间很难抓取,也很难复制,虽然是一组图,但只有一张是摄影师想要的,那张就是动作做的最高、最饱满、最一致,人物表情也好,画面构图合理的那一张。在这组实验中,我们选择空中姿态比较完整的图8为大家讲解一下。

图8就是空中定像要的最终效果。画面中女孩们双手扬起,双腿打开,但是能看出画面左侧妹妹的动作没有打开,还将向后踢出的腿挡在了画面右侧姐姐的身上,而画面右侧姐姐踢出的腿过于弯曲,动作打开过度,这就说明了两个女孩在空中的姿态没有协调好,没有控制好空中动作一致的时间点,那么就形成了个人做个人的,画面显的慌乱仓促,失去了美感。同时拍摄角度也没有选好,人物的重叠集中在画面的右侧,造成构图左侧轻而空,右侧重而满,表情也不一致,画面上方空间留出的也不够。

图12,摄影师开始不断地变换拍摄角度,试图掌握空中姿态瞬间展开的变化和节奏,还尝试竖幅构图,虽然人物的空中姿态依然不理想,竖幅构图造成画面上下空间过大,画面不饱满,并影响了人物动作带来的舒展大气之感,但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尝试的意识,说明摄影师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这也是摄影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一次次反复试验和调整中,片子开始近于完美。再次调整你会发现图13中,姐妹两人的空中姿态基本上一致了,但是姐妹起跳高度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影响了拍摄角度的选定,以至于画面左侧的妹妹踢出的腿,还是重叠在姐姐身上,如果按照姐姐起跳高度选择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那么居于画面左侧位置的妹妹对构图产生了影响,位置角度的偏差造成上紧下松、左空右满。

由于瞬间成像的不可复制性,在废片率很高的情况下,反复调整拍摄角度、和空中的动作姿态,终于捕捉到两个人腾空而起、将那暴涨的青春抛洒向空中的一瞬间,见图14。画面中,姐妹俩双臂打开的角度、双腿踢出的高度,张扬而饱满地定格在空中。加上背景因为阴天形成的雾气,让两个人看起来像是云游山间的灵鹤。(聪明的观者会从这些照片中发现,拍摄的过程真是一遍又一遍地起跳,相当辛苦,在图14中,位于前面的已经变成了姐姐。)

小贴士

选择外景拍摄,要注意一下天气预报,毕竟天气是一个现场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因素,因此要多了解和注意天气情况。此外,很多专业摄影师都有一份拍摄所需物品的清单,因为拍摄现场很难再有时间去准备缺少的设备,所以要把拍摄清单随时放在口袋中。完备两者可以节省时间和不必要的花费。

雨雾天的光照不足,给拍摄增加了许多不便和限制,加上雨水和雾气的阻隔效应,地面环境光较弱,能见度大大降低,景物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都比较弱,不过拍摄出来的画面柔和而没有阴影,适合营造抒情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