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

职业:

赛车拉拉队员(哈萨克斯坦)。
拍摄背景:
赛事宣传。

拍摄地点:

赛车比赛现场。

拍摄时间:

2007 年11 月9 日。

2007 年初冬,汽车漂移赛比赛彩排现场,摄影师应邀为哈萨克斯坦的赛车女郎拍摄赛事宣传片。

北方的11 月初,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为了保证视觉刺激效果,赛车女郎们仍旧穿着短裙。但是上衣是加厚的,还有专门配套的帽子。上午10 点左右,光线很好,阳光暖暖地斜射过来,将每个人都在地面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看的出来,女孩子们个个内心里热烈奔放,不过现实的天气还是让她们冻得有些龇牙咧嘴。

开始拍摄了,因为热身还不够,主角模特浑身上下发紧。摄影师找了个形象也很不错的女郎来为她作伴,帮她尽快找到感觉,毕竟现场安排中能用于拍摄的时间并不充裕。

黑发女伴倒很快进入状态,她把手放到主角模特的右大腿上,脸微微侧转,让横射而来的阳光在脸上来了个标准的侧光。主角模特迎着阳光,垂目低头,左手做了个扬起的动作,两个亲密的小姐妹“躲”在画面的一角,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悄悄话。远处的几个女郎带着斜长的身影,叙述着赛事的现场感(图1)。

这不过是张热身照,规规矩矩的横向构图和顺光照明,还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想法。

图2、图3 都是选用竖幅构图,但是有所不同。

图2 是传统的方式,相机向上仰拍,两个女孩由此变得更加修长、亭亭玉立,咖啡色的服装显得皮肤愈发地白皙。看台被避开,两个人的上半身都由蓝天作为背景,干净简单,女孩脸上的浅浅微笑带了点骄傲,很适合这个拍摄角度。

图3 大胆运用倾斜构图,相机变为俯拍角度。两个模特没有抬眼去找相机,而是低眉顺目地展现出羞涩,构图有些动态感,地平线的变化使观众不由自主地垂目下视。如果能够等到左侧的女郎走出镜头的话,画面就会更干净。

假如像图2 一样相机高度不变,又采取和图3 一样的倾斜角度的话,模特脸上的俊美和傲气感一定会更加强烈的。

也许是因为慢慢适应了气温,模特越来越放得开了,一轮彩排过后,主角模特脸上的肌肉也不那么僵硬了。趁着她们休息的空挡,摄影师让她再次来到安全墩旁,沿用竖拍的方案,不过改用了中景(图4)。这时,女孩的笑容已经随叫随到,灿烂得比太阳温度上升的还快,当她面向镜头的时候,脸上的光线明显好过半小时前,把笑脸塑造得更加丰满真实。

这时的光照角度也很好,前侧光使人脸明暗合适、立体感强,而且色彩艳丽。模特身后的安全墩形成一条直线延伸,与背景中从左向右大弧线的蓝绿看台在远处相接,模特占了画面近二分之一,略略前倾的身体也不再僵硬,同时身体的左倾与看台的右翘很好地平衡了视点,远处的其他女郎们继续营造着比赛现场的气氛。

随着身体的发热,模特们的情绪也跟着高涨,接近尾声的时候,甚至感觉有点“happy”了。周围总能听到女孩兴奋的呐喊声,不是为谁的胜利而是因为“我能参与”的兴奋。

在摄影师的指引下,模特笑着、叫着,“疯狂”地向他奔跑过来。为了保证画面中能够捕捉到她,采用横向构图是最好的方法。女孩像得了冠军一样,双手指向天,笑容在阳光下灿烂开放,当模特跑到离相机很近的时候按下快门(图5),半身胸像。伸直的两臂虽然没有全在画面里,却足以表达模特此时的情绪,很有感染力。咖啡色的帽衫,别在头上的风镜,何止是来自赛车场的女郎,俨然一个环游地球80 天的帅气的热气球驾驶员。

小贴士

倾斜构图的使用

在人像摄影中,实际上,经常可以突破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采取有意的构图改变,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影像感受。

倾斜构图是为了变换视角,利用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以求突出主体。

人像摄影不同于风光摄影,画面稳定性并不是完成构图的第一要素,倾斜构图其实就是对角线构图,通过将主体刻意安排在对角线上的手段,斜却平衡,险中有稳,既有效地利用了画面,又能使画面更简洁更集中。

一、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构成一个或多个三角形,从而稳定画面;

二、容易呆板的场景,斜构图可以使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三、倾斜构图有强化透视感和纵深感的作用;

四、空间狭小的场所,倾斜构图可以改变空间比例,尽量多地表达内容;

五、倾斜构图可以表达很强的节奏感。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不是目的,只是构图的一种手段,倾斜构图也要符合一般的透视关系:一、由近及远,由下而上的向上倾斜画面看着比较舒畅,容易为人所接受,尤其在表达积极的画面的时候;二、向下倾斜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是压抑和闭塞,却适合表达那些消极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