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

figure_0074_0013

在各种太阳活动现象中,太阳黑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容易发现的。明亮的太阳光球表面,经常出现一些小黑点,这就是太阳黑子。我国的古书中有很多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汉初《淮南子•精神训》中记有“日中有踆乌”,意思是太阳上面有一只三只脚的乌,这三足乌指的就是黑子。《汉书•五行志》中对黑子的记载更明确了:“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这是得到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在西方,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年)在1607年时看见了黑子,但他不敢相信太阳上还会有暗黑的斑点而误认为是水星凌日了。16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年)使用望远镜才确认了太阳黑子的存在。黑子的大小相差很悬殊,大的直径可达20万千米,比地球的直径还要大得多,小的直径只有1000千米。较大的黑子经常是成对出现,并且周围还常常伴有一群小黑子。黑子的寿命也很不相同,最短的小黑子寿命只有两三个小时,最长的大黑子寿命大约有几十天。黑子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黑子大量出现的期间叫太阳活动峰年,黑子很少的期间为太阳活动谷年。两个峰年之间的周期平均为11年。太阳黑子看上去是黑的,实际上并不真是黑的,它们也是炽热明亮的气体,温度大约4800摄氏度左右,但比光球温度6000摄氏度要低多了,所以显得黯黑了。太阳黑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们为什么比光球冷?11年的周期又是如何产生的?有关太阳黑子的奥秘还远未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