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色星球——火星

◇火红色星球——火星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位。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作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摄氏度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千米,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作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和水冰组成的极冠,风成沙丘亦广布整个星球。

随着卫星拍摄的越来越多,更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地形景观。火星的火山和地球的不太一样,除了重力较小使山长得很高之外,缺乏明显的板块运动,使火山分布是以热点为主,不像地球有火环的构造。火星的火山主要分布于塔尔西斯高原、埃律西姆地区和零星分布于南方高原上,例如希腊平原东北的泰瑞纳山。地形图中,在西半球耸立一个醒目的特征,中央即为塔尔西斯高原,高14千米,宽6500千米,伴随着盛行火山作用的遗迹,包含五座大盾状火山,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奥林帕斯山,有21.287千米高,550千米宽。其他四座包括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阿尔西亚山和亚拔山——以体积和1600千米的直径来看是太阳系最大的山。在大火山之间亦散布着零星的小火山。一提到火星的峡谷,可能会认为是由水造成的,但事实不只如此。除了水,还有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由水造成的又可能是洪水短时间冲刷成的、稳定的流水侵蚀成的、或由冰川侵蚀而成;而火山活动所喷发的熔岩流亦可造成熔岩渠道。另一个原因则是地壳张裂造成,如水手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