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守护使者——月球

◇人类的守护使者——月球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还有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月亮的故事数不胜数。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同时她也是狩猎女神。月球的天文符号好像弯弯的娥眉,同时象征着阿尔特弥斯的神弓。皓月当空,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显现,别有一番风光。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千米。月壳下面到1000千米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千米,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为了测月球与地球距离,美国太空人登陆月球时曾在月球表面放置了一面镜片,由于月球是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那面镜片也亦永远面向地球了。科学家从地球向月球上的镜片发射激光光束,再记录光束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轻易便能准确计算出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这个测距方法精度极高,地月之间远达384000千米的距离,误差仅有3厘米。全靠这么高的精度,我们才发现月球正以约每年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一个说法是,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地球与月球的395倍远,而太阳的直径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因此从地球上看太阳与月球几乎是一样大。不过,此说法并没有考虑某时刻地月日的相对位置,不宜引用于严谨的科学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