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鲁托斯”演说
秀州中学由美国传教士与嘉兴开明绅士共同创办,有外籍教师。程开甲刚入学时,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师就吸引了他。
望着这些外国人,他仿佛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大科学家。他在心里给他们对号入座:这位花白胡子的是“观测天文学之父”伽利略,那位一头银色卷发的是“物理学之父”牛顿。啊,还有居里夫人!是那位金发飘飘的女教师……
程开甲立志成为科学家。当时他所了解的优秀科学家国外的居多,他想,学好了英语,就能和他们自由交流了。学校的外籍教师不是一味训练笔答,让学生学成“哑巴英语”,而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口语和听读能力,这正合了程开甲的心意。英语课上,他听得格外专注。古人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程开甲学数学,已经尝到了背诵的甜头,现在,他的倔劲儿又来了,发奋背诵全部的英语课文。背诵,加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让他更自信了。
有一次,英语老师不在,校长代课。那时候,校长顾惠人正值而立之年,准备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学,英语是他的强项。他喜欢和学生交流,可是他课堂提问,点到学生的名字,等待他的不是沉默,就是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许多同学不好意思张嘴说英语,一开口就脸红。这时,程开甲主动举手,侃侃而谈。
顾校长望着这个留着平头的小个子学生,露出笑容:“你叫什么名字?”
“程开甲。”
“好,好!”校长点着头,目光里满是赞许,“学校每年一次的英语背诵比赛,参与过吗?”
程开甲摇摇头。
“你的口语既流畅又准确,怎么不参赛呢?”
程开甲犹豫着,说出了心里话:“学好英语不是为了争名次,我想搞发明,可是很多原理还弄不懂,我将来要用英语去请教外国的科学家。”
“参赛是为了锻炼自己,面对全校师生也能自如表达,你就无所畏惧了。”
又一次英语背诵比赛来临的时候,顾校长特意询问负责组织比赛的老师程开甲是否参赛了。果然,他的名字在名单上。
这一年,程开甲念初三了。没想到,他登上演讲台,面对黑压压的观众,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他的嘴巴变得僵硬了,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内容忽然化作一团云雾,飘散了,怎么抓也抓不住。他像木桩似的立在台上,只说出开头三句,就卡壳了,冷汗布满额头。礼堂里安静极了,窗外鸟鸣声声,仿佛在催促他,又仿佛在嘲笑他。他深鞠一躬,逃下台去。
程开甲第一次品尝了失败的滋味。
他本是个活泼的孩子,喜欢打篮球,是篮球队的后卫。他个子不高,但两臂坚实有力,抢篮板球技术熟练。那些日子,欢腾的球场上没有了他的身影。遇到顾校长,他抬不起头。顾校长主动打招呼,对他说:“别灰心,上天是为了磨炼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障碍。”姚广钧老师也鼓励他:“没关系,看以后的!”
他不是因为丢了面子就消沉,而是觉得对不起校长和老师的期望。论水平,他胜券在握,但缺少实践经验。他想起顾校长说过,参赛是为了锻炼自己。失败了,可能会悲伤,但如果不去挑战,注定要失败。高处没有那么难以抵达,关键是不可缺少决心和自信。
清晨的校园,群鸟鸣唱,程开甲在大树下背诵英语课文,有人走过,他不羞怯,声音依然洪亮。
第二年,程开甲升入高中,再次参赛,一举夺得全校英文背诵大赛第一名。
高三的时候,浙江省四所教会学校联合举办英语演说竞赛,经过层层选拔,程开甲代表学校参赛。
这次比赛是教学水平的大比武,学校十分重视。辅导老师是老校长窦维思的夫人,她是美国人,说话和风细雨,教学异常严谨,学生们亲切地称她“窦师母”。她让程开甲准备了好几篇讲稿,一篇一篇背诵,最后选中了莎士比亚戏剧《裘力斯·恺撒》中的角色勃鲁托斯的一段著名的演说。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里有浪漫主义的想象、扣人心弦的情节,更有对正义的颂扬,窦师母深爱莎翁戏剧。她帮助程开甲分析人物,走进勃鲁托斯的内心世界,一遍又一遍倾听他背诵,纠正每一个发音,指导他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经窦师母启发,这段演说一直镌刻在程开甲心里。直到人生暮年,他还能背诵出来,仍然那样声情并茂,神采飞扬。
竞赛那天,程开甲登台了,他信心百倍。他把全部情感融入角色,在他眼里,台下的观众都是罗马人。他的语速语调、举手投足,仿佛勃鲁托斯就站在大家面前一样。这段激情演说,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次教学大比武,秀州中学声名大震,不仅英语演讲第一名,中文演讲和作文这两项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赛场外,阳光明媚,照得程开甲心里亮堂堂的。
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是“志”,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就是“志气”,一切成败都取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