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种子

一颗小种子

“一颗小种子,长在你心里。生了根,发了芽,风霜雨雪也不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小的种子,已经悄悄长大。观音弄,秀州城,马兰千万里,中国梦,民族魂,生命化传奇。啊,小小的种子,壮丽了山河美丽了你……”

二○二一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纪念日,程开甲小学的孩子们用悦耳的童声唱起了刚刚谱写的校歌《一颗小种子》。

程开甲小学就是当年的观音弄小学——程开甲的母校。那时候,在观音弄,程开甲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他走出观音弄,到秀州中学,到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到新疆马兰,小小的种子慢慢长大,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个核试验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传奇。作为程开甲小学学子,这里的孩子们永远记得“爱国、奉献、拼搏、创新”的校训,他们也要像小种子一样,努力向上,向上,再向上。

程开甲百岁生日前夕,程开甲小学的薛校长带领六名少先队员开展了一次“开甲之旅”寻访活动。他们从江苏省盛泽镇出发,走访了程开甲爷爷求学和工作过的地方,最后由新疆马兰基地来到首都北京,向敬仰已久的“核司令”祝贺生日。

看到家乡的孩子们,程开甲笑容满面,双手微微颤抖,身边的医生一个劲儿提醒他控制情绪。薛校长给老先生送上了家乡的丝绸、盛泽的老照片,孩子们带来了手绘的贺卡和亲手制作的布娃娃作为生日礼物,老先生爱不释手。他兴致勃勃,为客人们弹奏了两首钢琴曲,《友谊天长地久》和《新年好》,那欢快的节奏出自一位百岁老人之手,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老先生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他说:“实践很重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工作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要勤劳,努力做实践工作,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离开了实践,空想是没有用的,要回到实践当中去解决问题。”

回顾一生,他感慨地说:“我遇到过很多人,我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们,我的同事和战友,他们都是那么真诚。由于真诚相待,我们都成了好朋友。正是有了这样的好朋友,我才闯过了一些难关。在学术研究中,我和朋友有许多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我们在科学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大家都得益匪浅。”

这是经验之谈,在实践中求真知,真诚待人,勤奋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程开甲晚年的自述,更是这位可敬的科学家的真情表白——

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我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是我的信念”。正因为这样的信念,我才能将精力全部用在我从事的科学研究事业上。说实在的,我满脑子自始至终也只容得下科研工作和试验任务,其他方面我就很难得搞明白。一次,有人对我说“你当过官”,我说“我从没认为我当过什么官”,我从来就认为我只是一个做研究的人。

我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应该符合祖国的需要。当年,我从英国回来,想的就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怎样为祖国出力,怎样报效祖国……回国后,我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我的工作,我一再从零开始创业,但我一直很愉快,因为这是祖国的需要……我以为,实现目标就是做贡献,人也只有做出贡献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

二○一八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午,程开甲在北京病逝。

家乡盛泽镇的红梨湖畔,气氛凝重,程开甲小学的师生举行了悼念仪式。孩子们手持菊花,排成整齐的队伍,在程开甲雕塑前鞠躬致敬,缅怀开甲爷爷。他们用稚嫩响亮的声音向开甲爷爷宣誓:“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一个个精美的小花篮是他们亲手制作的,融入了孩子们对开甲爷爷最真诚的怀念。一张张朴素的小卡片是他们亲笔写下的,诉说着孩子们对开甲爷爷最深挚的敬意。

故事常留耳畔,精神铭记心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些不能忘却的记忆,不能忘却的人。程开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将永远被后人牢记。

你们听,孩子们的歌声多么动听——

“一颗小种子,长在我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春夏秋冬心中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小的种子,已经慢慢长大。观音弄,红梨湖,胸怀千万里,中国梦,民族魂,未来话传奇。啊,小小的种子,灿烂了岁月长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