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 环境管理基本知识

49.什么是环境管理?其特点是什么?

答:环境管理是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具有两种含义:广义上讲,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狭义上讲,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环境管理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综合性。由于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要素,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所以环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2)区域性。由于环境状况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资源蕴藏、经济发展、生产布局以及环境背景、环境容量、环境标准等方面的制约,所以环境管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广泛性。由于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人们的活动又作用于环境,环境质量的好坏,同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关,所以环境管理具有广泛性,搞好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4)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性。

50.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保护环境的国策,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搞好环境保护。

(2)正确处理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的关系。管治结合,以管促治。

(3)专业环境管理与群众环境管理相结合;企业环境管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产品质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控制相结合。

(4)企业环境管理要渗透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并贯彻于过程的始终。

(5)企业环境管理与区域环境管理相结合。企业环境管理是区域环境管理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区域环境管理的开展,将会推动企业环境管理。搞好企业环境管理,又将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51.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

(1)环境计划管理。包括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计划的制订、执行和检查。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和企业生产发展目标,制订污染物的排放及削减指标和为实现指标所采取技术措施等长期的和年度的计划,并把这种计划纳入企业整个经营计划。

(2)环境质量管理。包括根据国家和地方颁布的环境标准制定本企业各污染源的排放标准;组织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评价;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对污染源进行监督;建立污染源档案,处理重大污染事故,并提出改进措施。

(3)环境技术管理。包括组织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操作规程,提出产品标准和工艺标准的环境保护要求,发展无污染工艺和少污染工艺技术,开展综合利用,改革现有工艺和产品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4)环境保护设备管理。包括正确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防止污染的设备,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符合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52.什么是环境规划?它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区域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全国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工业区环境规划。按环境规划的内容可分为:①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工业(行业、工业区)、农业、城市的污染控制规划;②生态规划;③自然环境保护规划。也可以按环境要素来划分:①水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区域、水系、城市);②大气污染控制规划;③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规划;④噪声控制规划。

53.环境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企业环境统计的作用是什么?

答:环境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通过一整套环境统计指标体系,采用统一的科学方法,摸索整理环境管理与环境建设方面的大量数据,并经过统计分析,来反映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和环境预测等提供依据。

企业环境统计的作用是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判明污染发展趋势,为领导决策和对污染源实行有效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54.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5.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什么?

答: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

56.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清洁生产”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首次提出的。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策略。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焚烧或填埋。

57.实行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

答:(1)可以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2)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创造条件;

(3)可以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克服以往末端控制产生的污染物量大、浓度高、危害大等弊端;

(4)可以把住原料来源的进口,防止新污染的产生;

(5)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降低能耗、物耗,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58.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包括哪些步骤?

答: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筹划与组织。这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准备与策划阶段,包括组建清洁生产审计队伍;制定工作计划;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2)预评估。这是清洁生产审计的初始阶段,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

(3)评估。就是对业已确定的审计重点的原材料、产品、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及废物进行评估,寻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制定并筛选出审计重点的污染控制备选方案。

(5)对比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推荐可供实施的方案。

(6)实施方案。

(7)实施持续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永无止境的,为了达到更高的清洁生产水平,需要继续实施清洁生产审计。

59.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持续进行清洁生产?

答: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不可能通过一个审计过程,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为了达到更高的清洁生产水平,需要继续实施清洁生产审计。这样的工作过程可以不间断地持续下去。同时对于一些已被实践证明明确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操作方式应作为规章制度定下来,坚持下去。对于一些需要较高投入和较长时间才能实施完成的方案要创造条件,制定分步骤的实施计划,尽快予以实施。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预防污染的新技术,不断对企业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培训和教育。

60.目前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已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答:(1)国际环境保护形势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走持续发展的道路。(2)国内体制及政策制度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绿色产品标志制度的实行,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实行清洁生产才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最佳选择。(3)国际援助有利于我国推行清洁生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为我国推行清洁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国际成功的经验和先进技术有利于我国推行清洁生产。我们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取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促进技术转让,推动我国的清洁生产。

61.什么是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保护全球环境,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工业企业、商业、政府部门、非盈利团体和其他用户而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主要由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分为五章,分别为导言、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定义、环境管理体系原则和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又分为环境方针与承诺、方案、实施与运行、测量与评价、管理评审等五部分。这五部分由17个要素组成: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律与其他要求、目标与批示、环境管理方案、结构与职责、培训与能力、交流、体系文件、文件管理、程序控制、紧急情况准备、监督检查和计量、不符合的改进及预防、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料获取及整个生产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同时,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标准完全不同于水、气、渣、声等质量和排放标准,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动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形象,进入国际市场而自愿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不带强制性,标准没有绝对量,它强调了持续改进和管理过程程序化、文件化,体现了产品生命周期思想。

62.什么是HSE管理体系?实施HSE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国际上石油天然气工业比较通行的一种科学、系统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通称。HSE标准提供了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推荐做法。其目的是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健康,促进其安全,保护施工作业区的生态环境。

实施HSE管理,将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增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达到安全生产、保护生存环境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