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生产污油控制
370.三相分离器跑油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分离器跑油原因较多。常见的出油凡尔不严引起大罐油品倒流和安全阀起跳,造成分离器跑油。
371.防止分离器跑油的措施有哪些?
答:(1)值班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2)当压力液位波动时,应随时注意其变化;
(3)液位保持在1/2~2/3范围,压力保持在0.28~0.3MPa;
(4)随时观察油水界面及放水情况;
(5)当二级、三级分离器内有油时,应及时压油。
372.三相分离器跑油事故如何处理?
答:具体步骤为:(1)迅速开大分离器出油阀门;(2)出油凡尔卡住时,应立即活动调整;(3)适当提高出油压力;(4)从玻璃管见到液位继续下降时,赶快对二级、三级分离器进行压油操作。
373.三相分离器安全阀突然启跳跑油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处理?
答:起跳跑油的原因:(1)主要是天然气出口气压猛升又未及时发现;(2)油井压力、产量突然上升未采取必要措施;(3)流程倒错,造成憋压。
处理方法:(1)当外输气管线压力较低时应立即开大外供气阀门;(2)当外输气干压较高时,应立即打开火把放空阀降压,直至安全阀停止动作;(3)向调度或有关单位汇报联系。
374.为什么使用聚结板油水分离器、成型板油水分离器有利于污水处理?
答:聚结板油水分离器的主要构件为水平放置(也有成45°角放置)的波纹板组,波纹板的波纹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这样油滴浮升方向与水流方向就会时而同向、时而垂直;另外,在波纹板波峰处开有小孔,大油滴会沿此小孔逐渐上升,所有这些均提供了油滴在波纹板表面上粘附聚结和油滴与油滴之间碰撞聚结的机会,从而不但充分发挥了“浅池原理”的作用,也发挥了聚结的作用,因而可在较短停留时间条件下,取得较好油滴脱除效率。
成型板油水分离器的内构件用塑料板材制造,基本构件有两种:一种是梯形斜波纹板,另一种是板上紧密排列着多角锥形突起的成型板,前者垂直组装,后者倾斜组装,一前一后放置在油水分离器内。其基本原理也是将“浅池原理”与聚结作用结合起来,脱油效率较高。
采用这两种分离器可以使污水含油率降低,减轻污水处理难度。
375.脱水器跑油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脱水器跑油主要是操作疏忽造成的。脱水器进油时,顶部放气阀不应离人,特别是在油面上升到脱水器顶部以后,要随时掌握油面的上升速度和位置,并对放气阀进行控制,避免放气阀溢油。
预防办法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投产时,凡是开口地方,都要有人看守,按时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正常运行时,操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水位的变化,防止因放水过大,水位过低引起污油大量进入高含水油罐。
376.脱水泵、外输泵盘根刺油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处理?
答:造成脱水泵、外输泵盘根刺油的原因有:(1)中心未对正,轴变曲线或轴瓦磨损;(2)转子不平衡;(3)填料与轴套磨损;(4)填料尺寸不合适或填料装得不够;(5)填料的材质与用途不符或制造质量不好;(6)轴套磨损厉害;(7)泵振动较大;(8)轴套径向跳动量太大。
处理方法:(1)重新换盘根;(2)紧固盘根压盖螺丝;(3)检修泵轴或换轴套;(4)机泵重新找正。
377.机泵密封泄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处理?
答:机泵密封泄漏的原因是:(1)密封环端面损坏;(2)弹簧压缩量太小或压力不均匀;(3)密封圈损坏;(4)密封压盖压偏;(5)轴窜量太大。
处理方法:(1)更换密封环;(2)检查或更换弹簧;(3)更换密封圈;(4)调整压盖;(5)调整轴窜量。
378.原油储罐溢油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处理?
答:发生储油罐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值班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劳动纪律松懈,不按规定时间检尺,甚至脱岗、睡岗,在储油罐已处于满罐的情况下,还盲目向罐内进油,造成储油罐溢油。此外,倒错流程、储油罐液位计失灵或本站输油泵发生故障、来油不能及时排出等,都会造成储油罐溢油。这类事故除造成经济损失外,由于原油流散面积较大,环境污染范围也较大。
为防止储油罐溢油,向储油罐进油时,要严格掌握罐内液面上升情况,每2小时量油检尺1次。当液面距储油罐极限高度1m时,要缩短量油检尺时间和严密监视罐内液位高度。倒流程时,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防止倒错流程。
储油罐发生溢油事故时,应停止向事故罐进油,立即倒罐;本站提高外输量。抓紧时间回收落地原油,防止污染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