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落地原油

第三节 落地原油

283.采油生产中,落地原油是怎么产生的?

答:采油生产中的落地原油是指在采油生产过程中未进入集输管线而散落在油区地面上的原油。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油井(尤其是自喷井)投产前射孔替喷、试油试采时产生大量外喷原油,经回收后,仍有少量遗留或散落在地面上;(2)井下作业施工起出的油管、抽油杆在井场放置或清洗时的散落原油;(3)生产过程中,因采油树、管线、阀门发生跑、冒、滴、漏导致原油散落在地面上;(4)生产事故(如井喷、管线穿孔或断裂)造成的原油落地。此外,由于不法分子破坏也会造成大量原油落地。

284.什么是油沙?

答:落地原油回收后的残余油泥、分离器清出的污泥、油井生产时由于地层胶结疏松、作业脏物等原因从井底或地层中带出来的泥砂通称油沙。它的主要成分是泥砂、原油和水。其中,给环境带来污染危害的是原油。

285.落地原油、油沙主要有哪些危害?

答:落地原油、油沙属于石油类污染物。原油落地后与地面的水、砂、泥土形成混合物,当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轻烃会挥发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原油渗入土壤后,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当原油随雨水等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水域时,会造成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286.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落地原油的产生?

答:采取下列方法可以减少落地原油的产生:

(1)在采油生产中,加强管理及设备养护,减少跑、冒、滴、漏;(2)成立专门的原油回收班组,对零星、边远井生产的原油及时彻底收拉;(3)油气生产设备跑、冒、滴、漏后,要及时维修、更换;(4)试油、作业、试井、清防蜡时,采取防喷措施,尽量用罐承接含油污泥、污水;(5)取消土油池,代之以铁油池、铁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