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方法与手段
248.为防止井喷污染,施工设计中应有哪些防井喷措施?
答:为防止井喷污染,施工设计中应有下列防井喷措施:
(1)选择合理的压井液。新井投产和试油、试气施工应参照钻穿油、气层时钻井泥浆性能,认真选择合理的压井液,避免因压井液性能达不到施工要求而造成井喷污染;
(2)选择合理的射孔方式;
(3)规定出上提钻具的速度。井内下有大直径工具(工具外径超过油层套管内径80%以上)的井,严禁高速起钻,防止因高速起钻引起抽汲作用造成井喷污染;
(4)对防喷装置的配备要有明确要求;
(5)选择使用有利于防止和控制井喷的井下管柱和工具,以适应突发事故的处理和补救措施的需要。
249.井下作业施工中常用的防井喷装置有哪些?
答:井下作业施工中常用的防井喷装置有:
(1)以半封和全封防喷器为主体的防喷装置,包括高压闸门、自封、四通、套管头、过渡法兰等;
(2)以节流管汇为主体的井控管汇,包括放喷管线、压井管线等;
(3)井下管柱防喷工具,包括钻具、防喷单流阀等;
(4)具有净化、加大密度、原料储备及自动调配、自动灌装等功能的压井液储备系统;
(5)防止井喷失控的专用设备、设施,包括高压自封、不压井起下管柱装置等。
250.为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接水泥车管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为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接水泥车管线时应注意:
(1)接活接头(油壬)时要缠密封胶带,涂密封脂;
(2)管线与管线之间要加密封圈(无密封圈的除外);
(3)施工管线固定要牢固,防止施工中因管线跳动造成密封不严,液体渗漏,污染环境;
(4)接管线时管线之间要严密,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
251.为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座井口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为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座井口时应注意:
(1)井口钢圈要缠密封胶带,涂密封脂;
(2)认真检查井口钢圈、钢圈槽是否完好,确保施工中井口密封,无渗漏;
(3)按规定上全上紧螺栓,避免施工中因密封不严造成液体刺漏,污染环境。
252.压井施工中应采取哪些防污染措施?
答:压井施工中应采取下列防污染措施:
(1)对一般无明显漏失层的井,配置压井液的量通常为井筒容积的1.5~2倍,做到既满足施工需要,又不因配置液量过多造成环境污染;
(2)压井进口管线需试压达到预计泵压的1.2~1.5倍,5分钟不刺不漏,保证施工时管线无渗漏,不造成环境污染;
(3)高压管线和放喷管线应用钢质直管线,并固定牢固,防止施工中因管线跳动,液体飞溅,造成环境污染;
(4)进循环罐时管线口需接120。弯头(或接大口径管线),防止液体飞溅;
(5)压井液应密闭运送,防止泄漏与蒸发;
(6)尽量采用无毒压井液;
(7)压井前,先用嘴子控制油套管放压进站,压井时中途不能停泵。如果停泵,会造成压井液气浸、水浸等,增加了压井液的使用量和废液产生量。
253.怎样减少注水井压井作业时产生的污染?
答:注水井应采用进回水流程放压来代替压井。这样既减少了压井液本身可能造成的污染,还减少了设备的噪声、烟气等污染。
254.冲砂(套铣、磨铣、钻塞等)施工中应采取哪些防污染措施?
答:冲砂(套铣、磨铣、钻塞等)施工中应采取下列防污染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选配洗井液,备足用量;
(2)按标准装好封井器,保证施工时管线无渗漏;
(3)施工泵压不能超过水龙带最高工作压力。防止施工中泵压过高憋破水龙带,液体流出,造成环境污染;
(4)罐内最高液面应略低于罐高。因为罐内的液体要受雨水、大风等条件的影响,液体会溢出,造成环境污染;
(5)下井管柱应安装单流阀,防止接单根(或其他施工)时液体返出井口造成环境污染;
(6)进循环罐时管线口需接120°弯头(或接大口径管线),防止液体飞溅;
(7)洗井液应密闭运送,防止泄漏与蒸发;
(8)尽量采用无毒洗井液。
255.起下管柱施工中应采取哪些防污染措施?
答:起下管柱施工应采取下列防污染措施:
(1)井口必须装好防喷装置(高压自封、全封、防喷闸门等),上齐上紧螺栓。如中途停工必须装好井口或关闭防喷装置。
(2)按起、下管柱操作规程平稳操作。
(3)起、下异径工具(工具外径超过油层套管内径80%)时,严禁猛起、猛下,以防产生活塞效应,造成井喷污染。
(4)起、下管柱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液体飞溅。
(5)对有高压油、气层和漏失层的井,起、下管柱时要随时向井内灌注压井液,谨防压井液漏失;对有自喷能力、高压低渗透的井,起、下管柱时井内应随时灌满压井液,并仔细观察井口油、气显示,发现井溢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井喷污染。
(6)钻台下液体(或其他落地液体)应及时回收进罐,减少液体的蒸发与渗漏。
256.不压井、不放喷施工中应采取哪些防污染措施?
答:不压井、不放喷施工中应采取下列防污染措施:
(1)高压井施工时,井口必须装好井控装置(高压旋转自封、全封、半封及高压伸缩补偿装置等)及加压装置。全套装置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同时井内管柱应连接相应的井底开关,并确保其灵活好用、开关自如;
(2)低压井施工时,井口应安装中、低压自封,下井管柱底部应连接相应的泄油器,井口应接好平衡液回灌管线,防止因起、下管柱造成井底压力失衡所导致的井喷;
(3)作业井的井口装置、井下管柱结构及地面设施必须具备不压井、不放喷、不停产及应变抢救作业的各种条件;
(4)作业施工前应接好放喷平衡管线,防止发生井喷时来不及连接放喷平衡管线,造成环境污染;
(5)不压井井口控制装置要求灵活好用、密封性能好、连接牢固、试压合格,并有性能可靠的安全卡瓦;
(6)起、下油管过程中,随时观察井口压力及管柱变化,发现井喷预兆,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井喷污染环境;
(7)低压井不压井作业过程中,要谨防井口无控制操作,造成井喷,污染环境。
257.压裂(酸化)施工时高低压管汇或井口漏失怎样处理?
答:在施工中管汇刺漏,属总管汇者,应停泵放压后处理;属单泵管线的应停单泵。
如果混砂车或酸泵车排出管线刺漏,可关闭两端闸门,动用备用管线,若吸入管线刺漏,可抢换管线,换有酸管线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所换管线排出空气后才能使用;井口装置刺漏应停泵放压处理。所有管线内的废液都应用专用容器回收,送入废液罐中处理。
258.为防止井喷,射孔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为防止井喷,射孔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井筒内必须灌满压井液。有漏失层的井要不断补充压井液,否则不能射孔;
(2)井口装好防喷装置,试压合格后再射孔;
(3)放喷管线应接出距井口20m以外(禁止接弯头和用软管线),固定好后将放喷闸门打开;
(4)做好抢下油管和抢装井口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人员做好组织分工,保证各项防喷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
259.为什么说油管输送负压射孔是防止井喷污染的好方法?
答:油管输送负压射孔甩掉了电缆,射孔前已装好采油树,从而彻底地解决了高压油气层射孔时可能发生的井喷问题。所以说油管输送负压射孔是防止井喷污染的好方法。
260.检泵作业施工中应采取哪些防污染措施?
答:检泵作业施工中应采取下列防污染措施:
(1)检泵作业(包括电泵井作业)井,必须选配安装泄油器,起钻时打开泄油器,让管柱内液体经泄油器流入井内;
(2)起、下抽油杆使用封井器,防止起、下抽油杆时发生井喷。起抽油杆时要刮蜡(不能刮蜡的抽油杆除外),减少洗抽油杆时的废水污染;
(3)起、下油管应使用自封封井器,防止发生井喷,减少起下作业时管柱带出的油、水等污染物;
(4)起油管时要防止异径工具(如回音标)损坏不压井、不放喷装置,造成环境污染;
(5)严禁通刺油管、抽油杆(或其他施工)时废水随意排放。
261.试油作业施工中应配备哪些防污染装置?
答:试油作业施工中应配备封井器、抽汲防喷装置、密闭循环装置、废液处理装置。
262.抽汲作业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污染?
答:抽汲作业施工中应采取的防污染措施是:
(1)装好防喷盒;
(2)天车、防喷盒、井口应在一条直线上,减少偏磨,防止密封不严;
(3)抽汲过程中要勤换抽子胶皮;
(4)抽出的液体要集中处理;
(5)停抽时,抽子应起入防喷管内,关掉清蜡闸门,防止井喷造成污染。
263.怎样减少试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
答:采取下列措施减少试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
(1)采用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作工艺;
(2)用测试试油代替抽汲试油,减少施工中的废物产生量;
(3)采用新型抽汲装置,减少抽汲施工中的污染。
264.怎样减少酸化时的污染?
答:采取下列措施减少酸化时的污染:
(1)水井酸化施工时,可采用注水井酸处理不排液工艺,避免残酸的产生。
(2)酸化时酸液应有专人看护,防止因人为因素或其他因素发生泄漏,污染环境;
(3)盛酸容器应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酸液腐蚀容器发生泄漏污染环境;
(4)及时回收处理废酸液。
265.为什么要在酸站集中配酸?
答:配酸站的整个配酸过程是机械操作,密闭作业,既能防止酸气挥发污染环境,又能保证质量和安全。
266.酸化施工作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酸化施工作业的基本要求是施工过程中做到人不见酸,酸不见天。
267.实施工程报废技术有什么环境保护意义?
答:实施工程报废技术就是利用水泥浆封固(或重泥浆压井)报废井,从而阻止了油、气、水等自井口返至地面,造成环境污染。
268.预防(减少)井下作业中废气污染有什么方法?
答:预防(减少)井下作业中废气污染可采取下列措施:
(1)作业施工前或作业放喷时,放压产生的气体要经流程管线进计量站;
(2)试油、试气施工中产生的气体能进站的则要进站处理,不能进站的直接燃烧。
269.作业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哪些保护环境措施?
答:作业施工结束,立即组织回收井场器材,清理井场,做到无污染、工完料净场地清、恢复原地貌,向甲方交无污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