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电现象的进一步发现
汉以前人们已知玳瑁、琥珀等物体经过摩擦可以吸取草芥等一类轻小物体。至三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发霉以后的腐芥不被吸引。《三国志·吴书》载:“虞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24]从现代科学观点看,草芥要能被琥珀吸引,必须干燥,在带静电的琥珀作用下,草芥表面也形成带相反极性的静电层,因而能被琥珀所吸引。而腐芥则含有水分,本身已成为导体,自然不能被琥珀吸引。年仅十二的虞翻,闻知琥珀不取腐芥,说明时人已经有此经验知识。
南北朝时期,人们还通过能否拾芥的试验来判断琥珀的真伪。刘宋雷敩在《雷公炮炙论》中写道:“琥珀如血色,熟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也。”[25]可见此时对于琥珀拾芥现象的认识已相当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