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预习,听课时才会充满期待

认真预习,听课时才会充满期待






孩子做完作业后,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花十几分钟预习一下第二天的课程,可孩子要么是翻开课本看一眼应付差事,要么就是跑去玩了。面对孩子忽视预习甚至不喜欢预习的情况,父母常常会苦口婆心地说:


“让你预习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都是为了你好!”

“课前不预习,课上听不懂能怪谁?”

“不想预习可不行,这事没得商量!”

“预习怎么就耽误你玩了,难不成我们还会害

你吗?”

“让你预习功课是为了培养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以上话语会带给孩子这样的感受:“爸爸妈妈天天逼着我预习,真烦人。”“我不知道该怎么预习。”“既要写作业又要预习,学习可真累。”“预习能有多大效果,我才不想浪费时间呢。”

尽管我们知道预习对孩子的学习有诸多好处,比如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课质量,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但孩子不了解、不主动预习仍然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父母与其督促、强行要求孩子预习,不如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找一找孩子不愿意预习的原因。


1 孩子认为没有必要预习,反正第二天上课老师都会讲。

2 孩子不知道该怎么预习,之前的预习体验不仅没起到作用,还占用了很长时间,孩子觉得预习占用了他的玩耍

时间。

3 孩子完成作业后感到疲惫,没有精力去预习。

4 孩子本身对学习的兴趣不高,更加排斥花时间预习。


根据以上分析,父母在提醒孩子预习之前,可以想一想怎么用引导的口吻,告诉孩子预习的好处和方法,父母可以这样说:


“我看你对预习的积极性不高啊,你是觉得预习占用了玩耍的时间吗?”

“跟爸妈说说,你觉得没必要预习的理由是

什么。”

“预习不会占用太长时间的,用十几分钟了解下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天听课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实际上是节约了时间。”

“不要把预习想成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做到了解要学哪些内容就可以了。”

“预习的时候能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你一定也想带着好奇心去听课吧?”

“提前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学会预习以后你的学习效率就会有所提高。”

“正是因为你的学习情况不太好,基础薄弱,所以更要提前预习,这叫‘笨鸟先飞’。”

“今天做完作业还有时间,你想用十几分钟预习一下明天的知识吗?”


父母告诉孩子预习的好处,孩子内心认同预习的作用,才不会排斥预习;父母还要告诉孩子预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才能积极主动地预习。另外,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时间、精力以及孩子对所学科目的基础情况,让孩子有针对性地预习,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的效果和目的,孩子也会对第二天的听课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