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点儿,放下考前焦虑

轻松点儿,放下考前焦虑






临近考试,有些孩子会感到焦虑:行为上表现为一会儿忘了这件事,一会儿又忘了那件事;心理上则表现为“要考试了,可是我还没有复习好。”“考试之前生病了怎么办?”“考试的时候想上厕所怎么办?”当孩子陷入这样纷杂的思考中时,情绪就容易变得焦躁,生怕考试的时候出现一点儿差错,这时父母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说:


“哪有那么多事儿?你别想那些没用的!”

“你怎么毛毛躁躁的,考试前丢三落四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你长点儿心好吗?多注意一下不就好了嘛!”

“一临近考试就焦虑成这个样子,你的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吧!”


这样明显带有不耐烦情绪的话语,孩子听到会变得更加沮丧:“我也不想这样啊,可就是控制不住瞎想。”“爸妈也不安慰我,总是数落我。”“我心理素质这么差,考试一定考不好。”如此,孩子焦躁的情绪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非常影响考试前的情绪。这一定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父母一定希望孩子的情绪能稳定下来,专注为考试做准备。

所以,父母要想缓解孩子的焦躁情绪,就要先了解导致他们焦虑的原因:


1 孩子过分重视考试结果,害怕考试时因为一点儿差错导致考不好。

2 因为紧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总是一会儿忘这儿一会儿忘那儿。

3 孩子敏感多思,思考得多,行动得少。


面对孩子考前紧张、总是丢三落四的情况,父母可以采用这样的话术:


“放松下来,你就是想得太多了,心烦则乱。”

“胡思乱想的时候就暗示自己:立刻行动起来!”

“丢三落四的毛病可要不得,它往往让小事演变成大事,得不偿失,你说对不对?”

“没事没事,把想到的事一件一件做好,这样出现意外的概率就变小了,你说是不是?”

“越到快考试时越要冷静,这样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才能保持头脑清醒,你说对吗?”

“放松一点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越到考试的时候越要放松心情,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考试,好吗?”

“考试一方面是考验学习知识,一方面是考验心理素质,你一定能轻松应对的!”

父母若用以上话语引导孩子,孩子就会放下焦虑,把注意力转移到为考试做准备上来。孩子也能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后在遇到着急、重要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这也是父母要注意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