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学校

孩子不想去学校






生活中,父母常常会遇到孩子不想去学校的情况,当父母问起原因时,孩子会编出各种各样奇怪的理由,比如“学校的老师太凶了”“在学校没有一个好朋友”等等。父母用尽浑身解数又劝又催,可孩子就是无动于衷。这时父母就会发脾气:


“你这孩子,哪来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理由?”

“少废话,赶快给我上学去!”

“不想上学,你想干嘛?长大了肯定没出息!”

“听话,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上学,都是为了你好。”

“去不去上学可由不得你,必须去!”


以上话语传达出了父母对孩子既无奈又埋怨、强制性的情绪,给孩子的感受往往是:“爸爸/妈妈不愿意了解我的情绪,爸爸妈妈不爱我。”“爸爸妈妈总是把‘为了你好’当口头禅。”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情绪:“爸爸妈妈真讨厌!我就不去上学。”

通常来说,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有以下6点。


1 孩子感觉在家里轻松又舒适,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

2 孩子在家里习惯被长辈照顾,自主能力不强。

3 孩子感觉学校既陌生又规矩多,难以适应新环境。

4 孩子在学校不愿接触新朋友,没有找到能玩到一起的小

伙伴。

5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不想去面对。

6 孩子心情不好,不想去学校。


当孩子找各种理由不想去上学时,父母不要把无奈的情绪转化为着急地催孩子、焦虑地劝孩子。要知道无效的催促和劝告都是徒劳的,正确的做法应是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根据实际分析的原因逐一帮孩子打开心结,父母可以尝试这样说:


“爸爸妈妈白天要去工作,也会离开家,你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白天应该去学校学习,等晚上回到家,我们一起说说这一天各自的感受,好

不好?”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也是交朋友的地方,学习遇到困难就和好朋友说说,而且和好朋友一起学习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呢!”

“到了学校,你可以认识好多好多新朋友哦!”

“在学校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比如丢沙包、老鹰捉小鸡……”

“去学校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回来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如果不去学校,你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你想一个人待在家里吗?”

“记得上次老师还表扬你很聪明呢!”


父母的话语中带着鼓励、赞美的词语,才能传达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感受。这样孩子才会打开心扉,放下排斥的心理,并试着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开开心心地去学校,去尝试认识新朋友、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孩子逐渐告别依赖父母的心理,其适应能力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