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请文具来“开会”
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时总是找东找西,不是削铅笔就是找橡皮,要么就是找其他文具,一刻都停不下来,根本不能把心思全部放在认真写作业上,这时父母就会不耐烦地
唠叨:
“磨磨蹭蹭干什么呢?什么时候能写完作业?”
“每天都让你把文具整理好,每天都不听,用到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吧!”
“真是笨死了,就不能在写作业前把文具都准备
好吗?”
“一写作业就找东西,我看你就是不想写作业吧?”
父母的这些话语带有责备和抱怨的情绪,孩子听了只会产生反感的情绪:“我就是找不到文具啊,没有文具怎么写作业?”“爸妈总是什么事情都怪我。”这样孩子不仅不会理解父母希望他专心写作业的想法,还会觉得父母啰唆,对待写作业更没耐心了。
其实孩子写作业时总是找东找西,是有原因的:
1 孩子粗心大意,在生活、学习中不在意细节,比如遗失文具却没发现。
2 孩子平时不注意及时收纳,物品用具总是很凌乱。
3 孩子没有养成在做作业前准备所需文具的习惯。
4 孩子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小事情分散。
5 孩子觉得写作业有点儿难,借找文具拖延。
针对这些原因,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习惯,对孩子写作业时总是找东找西的情况给予指正。父母可以用这样的话术来引导孩子:
“爸爸妈妈看你总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找文具,你注意到了吗?”
“是不是在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难题?要是有困难一定要找爸爸妈妈帮忙,知道吗?”
“试着想一想,要是把时间都耽误在找东西上,那写作业的时间是不是要延迟了呀?”
“如果做作业前把要用的文具都准备好,在做作业的时候就能立刻找到,是不是很方便?”
“把用完的文具及时收纳起来,统一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下次再用的时候就能马上找到,对
不对?”
“写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文具,实际上是节约了时间,你也想高效完成作业,然后开心地去玩,
对吗?”
父母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写作业时的不好表现,孩子才愿意听父母的建议,按照父母的建议培养做作业前准备文具和及时收纳文具用品的好习惯,进而能够认真、专心地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