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一种释怀
微笑,是一种释怀
有位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能不管境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更有神气。”看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点头赞同,生活的确如此,可点头这个动作谁都会做,一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估计能真正地做到的人并不多,因为太多人没有办法一下子就释怀,总要自我折磨一阵子,才能把我们生命中的伤痛慢慢地淡忘。
的确,就算是心态很好的人也很难从一开始就做到气定神闲,说放弃就放弃,尤其是当放弃对生活中的很多人来说是一种逃避、一种妥协的时候。那么,放弃真的就等同于妥协吗?其实不然。生活中,我们时常要面对各种选择,放弃不是怯弱的表现,相反,放弃是一种彻悟,是一种超越,更是一种勇敢。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所有人都在庆祝盟军胜利的时候,一个中年妇人却一个人蜷缩在沙发上哭泣,因为,她收到了儿子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
她只有一个儿子,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然而,现在,她却不得不接受儿子已经死去的事实,她大声地哭着,整个人精神都临近崩溃了。她心灰意冷,痛不欲生,决定辞掉工作,离开住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环境,默默地了此一生。
当她清理行囊的时候,她看见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她儿子在去前线后写来的。信上说:“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我都会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像一个男子汉那样,用微笑去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把你当成我的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的眼泪流了下来,把这封信读了又读,似乎感觉儿子就站在自己的身边,用那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关切地说:“亲爱的妈妈,你教我要做个坚强人,用微笑去面对不幸与痛苦,而今你也要那么做啊!”
那封信让这个中年妇人重新振奋起来,她对自己说,要笑着活下去,为了儿子,要用微笑去埋葬痛苦,坚强地走下去。这个妇人就是后来著名的作家伊丽莎白·康黎,她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书。她在书中曾这样写道:“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我们要向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不管让人多么痛苦不堪,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有时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魄力。”
是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要去迎接生活给我们的挑战,很多时候,这些挑战是巨大的,甚至是让人痛苦的。人生像是一扇门,我们推开这扇门便只能勇敢地往前走,因为没有返回的路,只有前方未知的路。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有时是被世俗的繁杂喧嚣所纠缠,有时是为虚名微利所困惑,当我们疲惫不堪或力不从心时,当我们深陷逆境而难于自解时,能做的就是试着去释怀,去遗忘,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了不起,都会被时间冲淡,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否用微笑去埋葬痛苦,能够鼓起勇气继续走在生命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