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误会
消除误会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可乐。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再拿一下可乐。”
小乌龟刚走两步,就不走了,回头说:“我肯定你是支我出去后,要把我的可乐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过大乌龟的一再保证,小乌龟终于同意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地等着……两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来……
三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回来。这时,大乌龟想:
“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可乐,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先喝了!”
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站在大乌龟面前,气冲冲地说:
“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乐!”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三个小时了!”
这就是“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我们往往并不在意。比如听说有人打自己的小报告,首先就会怀疑某人(消极论断别人),然后观察、监视,越看越像(验证自我),你会发现,那个“嫌疑人”说话走路都与以前不同了(实际是自我心态在作祟,是自己的精神、眼光、动作与以前不同了),还会进一步验证,“当然啦!他昨天与我对面走过,连头都不敢抬。他在躲我,做贼心虚了!”而结果往往是自己错的时候多。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诗人但丁就曾如是说。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无端的损害和失败。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猜疑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好猜疑之人,不止一味心思地去揣测、怀疑别人,而且也会经常捕风捉影般地猜疑自己,就像杞人忧天般地担心灾难即将临头。
疑心病便是这种自我担忧的毒瘤,例如脉搏少跳了一下,怀疑自己的心脏出了毛病;稍微有点不舒服,自己的腰有点僵,就害怕得要命;略微有点发烧,就愁眉苦脸。幸而大多数人的这种忧虑都不是长久的。但是真正患疑心病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忧自己生病了,他们到处求医,反复进行各种身体检查。虽然检查结果并不支持他自己对疾病的判断,但是他们却不相信这些无病的报告,仍坚持以自己躯体症状和自我感觉作为患病的证据。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可悲的是这样的病人确实不少见。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被理解的,也没有一件事是不被理解的。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沟通,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一切了。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的沟通,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自己在心里投下的阴影,你才会拥有一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