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自己的心情放假

学会给自己的心情放假

律师张君一度萌发了厌世的念头。他的姐姐得知这一情况后,带他去了心理诊所。张君毕业于名牌大学法学系,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律师,收入颇丰,且受人尊敬。他的闷闷不乐来自工作上的压力。心理专家建议张君常去陶吧玩玩。张君对于制陶完全不懂,也不感兴趣,但是在姐姐的强烈要求下,只好过去看看。

张君报名参加了制陶训练班,同时继续自己的律师工作。但一到下班时间或周末,他就投入制陶的世界中。渐渐地,他感到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乐趣。

张君说,他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美妙的生活。在学习制陶之前,他在上班时充满了电话声、约会、宣誓证言、诉讼摘要、法院出庭,以及无数需要法律专业来解决的琐事。下班后,思想仍不可遏制地在那些烦人的工作中打转,令人心力交瘁。而现在,一有空闲他就穿上牛仔裤,到陶吧去“工作”。他可以什么也不想,随心所欲地把玩着手里的泥巴。

张君情绪的变化,是拜“移情”所赐。所谓移情,是情感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把某种情感由一个对象迁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在心理学中,移情是精神分析派心理学的一个术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情感迁移的现象较为普遍,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人的情趣生活或称业余爱好。如很多人在工作之余,热衷于种花养草、钓鱼下棋等。但是,由于很多人受了“勤有功,戏无益”的影响,认为这些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其实不尽然。科学实验证明,工作引起的疲劳,尤其是脑力劳动,并不意味着身体精疲力竭,而多半是心理上的疲劳,动机强度降低或者是兴趣下降。此时,消极的休息方法,并不能使原来的大脑兴奋区很快得到抑制。倘若换个方式,去浇浇花、看看鱼、下盘棋,那么兴奋中心就会较快转移,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脑细胞就能因转换了活动而得到充分休息。

此外,人们一旦移情于大自然或其他有益的活动,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表现形式有非常微妙的相似性,从而给人的生活和工作以种种深刻的启示。苏东坡之所以屡处逆境而不改其乐,其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其他事物的积极影响,如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性格给他的鼓舞。适当有益的业余情趣,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整个心理活动处于平衡状态,为工作、生活和健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证。

“移情”的关键在于应选择有益的情趣生活,其目的是养情怡性,健身益心,有利于工作和生活。当然,移情之意有时也需节制,否则也会适得其反。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它是祸福的容器,就看你自己把它变成什么”。

所以,移情之意在于健身,别恋之意在于和工作或生活中的烦心事儿说声拜拜,工作烦闷,生活无味时,不妨“移情别恋”,给自己的心情放一个假,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