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高明之处
丁是丁,卯是卯,许多人总爱认这样一个死理儿,即:为人必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千万不能“和稀泥”!
是的,混淆是非,牺牲原则,当然是不对的。可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够得上原则问题的事情恐怕实在不多,大多是非原则性的一般事件。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一个人太较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好似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没有谁不是罪不可赦、无可救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这样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眼里不揉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他人,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不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横眉立目,下属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怄气呢?若调换一下位置,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许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何况,你不也是从下属升上来的,干嘛刚当个小官就这么不容人呢?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事出有因,只要不是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必在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儿,实在不算是什么聪明人做的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去较真儿,否则你就愚不可及。老婆孩子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用“你死我活”的眼光看问题,分出个对和错来,那又有什么用呢?假如你在家里还跟在社会上一样认真、一样循规蹈矩,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还要考虑出个对错,还要顾忌影响和后果,掂量再三,那不仅可笑,也太累了。所以,处理家庭琐事要采取“糊涂”政策,一动不如一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