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模式植物
缙云山的模式植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1.灰脉复叶耳蕨
蕨类植物门,薄囊蕨纲,水龙骨目,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的植物。

植株高可达65厘米。叶柄禾秆色,基部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近光滑。孢子囊群生于裂片基部,每裂片1—2枚(基部裂片2—3枚),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1行或不整齐2行,囊群盖棕色、纸质、脱落。灰脉复叶耳蕨生长在竹林下水边,海拔650—1 400米,分布在重庆和云南(绥江)。
2.北碚榕(缙云山特有植物)
桑科,榕属的植物。

高大常绿乔木,小枝无毛,叶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绿白色,密被微点状的钟乳体。雌花具柄,雄花近无柄,花序为隐头花序,花分为雌花、雄花和瘿花三类,子房近球形,花柱短凹。榕果梨形,生于老茎发出的无叶枝上,下垂。2015年,北碚榕被列入《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其分布区域为中国重庆市北碚区,现仅有5株,1雄4雌。
3.缙云四照花
山茱萸科,四照花属的植物。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7米。幼枝纤细,密被褐色长柔毛,老枝灰褐色或褐色,有皮孔。花序下总苞片较小,花萼裂片钝或截形,有时有凹缺,两侧常被褐色短柔毛。果序球形,紫红色,果序梗细长。其生于海拔750米左右的森林中,分布范围为四川、贵州。
4.缙云卫矛
卫矛科,卫矛属的植物。

常绿小灌木,高约1米。小枝方形具4条窄棱,绿色,上有细密小疣点状皮孔。叶薄革质,倒卵形、窄长倒卵或椭圆形至窄椭圆形。聚伞花序腋生,3花,花序梗长1—2厘米。小苞片线状锥形,长2—3毫米。花黑紫色,直径约1厘米。萼片近圆形,与花盘近等大。蒴果5裂至果体近半处,有时仅3—4心皮发育,每室有1—2粒种子。果梗细,较花时极少增长增粗;花期10—11月,果期5—8月。
缙云卫矛分布于中国四川、重庆(北碚、南川),生长于山坡路边树荫下,它是重庆模式标本植物的典型代表。
5.缙云紫珠
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

灌木,高约2米。小枝圆柱形,紫褐色,具垢状星状毛,并有明显皮孔。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表面具短硬毛,粗糙,背面被灰棕色星状毛边缘具规则的细锯齿,叶柄长约0.6厘米。聚伞花序团集于叶腋,苞片细小,长约2毫米,花萼杯状,长约1.5毫米,具稠密的星状毛,花冠长约3毫米,稍有星状毛,雄蕊长约4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2毫米,药室纵裂,子房具稠密的星状毛,花柱略长于雄蕊,花期5月。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
6.缙云冬青(缙云山特有植物)
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

常绿乔木,高可达6米。当年生幼枝具纵棱脊和槽,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二年生以上枝条圆柱形,光滑无毛,具皮孔。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托叶三角形,小,花不详。果3—4个簇生于叶腋,稀单生,果梗长6—7毫米,被微柔毛,果实球形,直径4—5毫米,成熟时红色,基部具4—5裂的宿存花萼,裂片三角形,被微柔毛,顶端的宿存柱头头状或乳头状,果期11月。 其生长于海拔75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