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件的处理

四、意外事件的处理

(一)山火

1.小心火种,尤其是在山火蔓延速度极快的干燥天气下。

2.不可在非指定的区域生火煮食,避免吸烟。建议使用有少量水剩余的轻便塑料水瓶,以收纳烟蒂和使用后的火柴,避免遗留火星。

3.警惕火烟味和不知来源的灰烟,这可能是山火发生的标志。

4.发生山火时,应该立即迅速远离,切勿随便试图扑灭山火。

5.如山火发生,注意以下情况,以便迅速离开火场。

(1)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重合。

(2)附近小径的斜度,选较易逃走的小径。

(3)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植被稀少的地方。

(4)若山火迫在眉睫又无路可逃,则应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这样可减少身体受伤的机会。如情况许可,切勿往山上走,因为会消耗大量体力。

(二)山洪暴发

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小溪的流水往往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刚好在溪中,极易被洪水冲走,引致伤亡。

1.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行动。

2.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3.不要在河道逗留,尤其是下游河道。

4.下雨后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5.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

6.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的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7.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抱紧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三)山体塌方

暴雨后,天然或人工斜坡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致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塌方。

1.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中段或顶部有裂纹,露出新鲜的泥土,这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2.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山体塌方

3.如有人被山泥淹没,切勿随便尝试救援,以避免更多人伤亡,应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

(四)雷击

雷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端,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上。远足者如遭电击,大多会肌肉痉挛、烧伤、窒息和心脏停止跳动。

1.留意电台或电视的天气预报。避免在天气状况不佳时远足,在雷暴警告生效时更不宜出门。

2.在户外,应穿着胶底鞋。

3.切勿接触潮湿的物体。

4.切勿站立于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

5.闪电击中物体之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的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着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6.远离铁栏或其他金属物体,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等应暂时取下。

7.在可能的情况下,躲入建筑物内。

8.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应离开水面找寻地方躲避。

9.避免使用带有插头的电器。

10.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11.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12.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

(五)迷路

在天气不佳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选择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并在出发前详细规划行程,减少意外的发生。

1.选择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出发前认真规划行程。

2.应留意当天的天气预报,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进行远足。

3.谨记携带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4.若决定继续前进,寻路时应在每一个路口留下标记。

5.如未能辨认位置,应往高地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也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回高地也困难,以致消耗大量体力。

(六)中暑

环境温度过高时,中暑者可能会晕眩、反胃甚至昏迷,常伴有呼吸和脉搏加速,体温可能升至40摄氏度以上。应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及寻求医疗援助。

1.让患者躺在阴凉处,脱掉衣物,双足翘起。若患者是清醒的,便给其摄取流质饮品,另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

2.如有必要可加用浸水、敷湿衣及吹风等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方法,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3.继续补充水分及马上求救以便得到及早救治。

4.如果患者大量流汗、抽筋,可在水中加盐,每100毫升水加0.9克盐。

(七)蛇咬

大多数蛇都非常怕人,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给予机会,它们多数会逃走。

1.应穿长裤和高帮鞋。

2.沿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走草丛和杂树林。

3.遇蛇时,保持镇定不动,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蛇的视力很好,受到刺激时,多数会立刻反击。

4.如被蛇咬后,应注意:

(1)除非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吸吮或洗涤。应该让伤者躺下,但不要抬高伤处。不可喝酒,也不应进行不必要的活动。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服外用。

(2)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绷带绑扎伤口以上的部位。如伤口在手脚,可用宽阔的绷带包裹伤口以上的部位。

(3)尽快到医院求治。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一并送往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辨认后使用适合的血清。

(八)危险植物

山野间有些植物会对远足者构成危险。例如:漆树——令皮肤过敏;两面针——刺伤手脚;野菇、野果——有毒,进食会致命。

漆树,高大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叶片呈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螺旋状排列。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如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

两面针,芸香科植物,木质藤本,单数羽状复叶,因着生钩状皮刺,易刺伤皮肤。

毒蘑菇,也称“毒蕈”。人们常认为蘑菇鲜艳则为有毒,但其实不然,例如白毒伞就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也是近年来国内多起毒蘑菇致死事件的元凶。50克新鲜的白毒伞,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

“毁灭天使”白毒伞

因此,我们要提高警惕。要避免野外危险植物对我们伤害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走入生长茂密的丛林中。

2.应戴上手套。

3.穿过丛林时,用毛巾或衣物包裹头面或外露的皮肤。

4.切勿用手接触漆树。接触漆树,引起皮肤敏感时,应立刻求医诊治。

5.用手抓植物时,留意是否有针刺。

6.不可随便采摘野菇或野果食用。误食野菇或野果中毒,应立即求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