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寻山中良药

四、寻山中良药

以下植物均是缙云山常见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寻找它们是本次活动的基本任务。

1.常山

蔷薇目,虎耳草科,常山属,灌木植物,浆果蓝色,干时黑色。根可入药,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疟疾。

2.山姜

芭蕉目,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生分支,叶片近无柄,根状茎可以入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等。

3.杜茎山

报春花目,紫金牛科,杜茎山属,灌木,根或茎叶具有消肿胀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性传染病,缓解疼痛,解口渴,消除水肿,治疗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4.山莓

蔷薇目,蔷薇科,悬钩子属,直立灌木,枝具皮刺,单叶,花单生,聚合果。可药用,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的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具有解毒、消肿、敛疮、缓解咽喉肿痛等效果。

5.菝葜

菝葜科,菝葜属,别名金刚藤、金刚刺等,多年生藤本植物,根茎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菝葜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湿热疮毒等病症。

6.光滑高粱泡

蔷薇目,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藤状灌木,根叶供药用,有清热散瘀、止血的功效,种子药用,也可榨油。

7.贯众(下左)

水龙骨目,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及叶柄可入药,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吐血、咳血、便血、崩漏及钩虫、蛔虫、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8.接骨草(下中)

茜草目,五福花科,接骨木属,高大草本或半灌木,茎有棱条,可治跌打损伤,有祛风湿、通经活血、解毒消炎的功效。

9.草珊瑚(下右)

胡椒目,金粟兰科,草珊瑚属,药用价值高,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研究人员对草珊瑚的药用物质开展了大量的化学和药效学研究,发现草珊瑚的主要药用成分为倍半萜、倍半萜聚合体、酚酸、香豆素和黄酮类等,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

能量加油站

缙云山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很多,但是目前药用植物的利用开发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其药用部位、用法用量、采收加工方法等,否则胡乱用药易造成肝损伤、中毒、诱发癌症等。其次,盲目的掠夺式采集会造成环境破坏。最后,部分野生中草药数量稀少,产量小,研究价值不高。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在缙云山中发现新的药用植物或新的药用价值,用来开发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从而造福人类。

文创俱乐部

草药扎染

取天地间的草药,染出灵动鲜活的色彩,伴随着草药的清香,或许还有驱蚊的奇效,同学们可以搜集各种草药的色素,染出带有自己所喜欢颜色的布料,制作各种扎染手工艺品。草药扎染的DIY步骤如下:

1.收集绞股蓝、草珊瑚等颜色鲜艳的植物叶片和果实等,准备好真丝织物(或棉麻织物)、明矾水;

2.收集桑葚果实,清洗干净后置于榨汁机中,榨出桑葚汁待用;

3.将选取的面料折叠成自己喜欢的样式,或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扎花的各种方法,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4.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明矾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随即又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

5.浸染到一定程度后,捞出布料并放入清水中,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王之梅,梅娇,李波.重庆缙云山药用植物汇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2]胡晓茹. 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