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留书劝封禅
导语
司马相如最早不叫“相如”,而叫“犬子”,后来他觉得名字不好听,再加上仰慕蔺相如,便更名为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其赋多采用夸张的写法来描写人物和故事,尽管多是虚构的,但是文章的主旨最终都会回到劝勉君王节俭上去。
事实证明,卓文君果然眼光不凡。司马相如以文采卓著而受到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赴蜀郡巡察,沟通西南夷。后来,司马相如又多次以辞赋进谏,深受武帝器重。
司马相如当郎官几年,正赶上唐蒙奉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边的僰(bó)中,征调巴郡、蜀郡上千官吏兵士。两郡还多为他征发了一万多陆路和水路的运输人员。然而,唐蒙治军严厉,他以战时法规诛杀了大帅,使巴、蜀的民众都非常惊恐。武帝得知这些事后,便让司马相如写了一篇檄文,前去责问唐蒙,并且安抚巴、蜀的民众,告诉他们唐蒙所做的并非武帝的原意。
司马相如回到京城禀报了西南的情况。唐蒙已经开辟了通往夜郎的道路,还要趁机开通连接西南夷的道路。为了完成这件事,他征调了数万巴、蜀、广汉的兵士,修桥筑路两年。最终道路没有修成,兵士大多死亡,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蜀地的百姓和汉朝当权的人都说这么干不对。
这时,邛、筰(zuò)的君长听说西南夷同汉朝来往,得到了非常多的赏赐,于是大多希望做汉朝的臣仆,请求像对待西南夷一样给他们设立官吏。司马相如对武帝说:“邛、筰、冉等地都邻近蜀郡,秦朝时曾与他们往来并设置郡县,现在如果能再次开通,设置郡县,价值就超出了西南夷。”武帝认为言之有理,便任用司马相如当中郎将,命他持节出使西南夷。司马相如任命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为副使,乘着气派的马车前往。司马相如想用丰厚的财物招揽西南夷,再让巴、蜀的官吏去管理他们。
◎明万历刻本《琴心记》插图《杨得意赍金求赋》
到了蜀郡,蜀郡太守和其属下都前往郊界迎接。这次,司马相如是朝廷派来的御史,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于是卓王孙及临邛诸位父老都争相登门拜访,想和他搞好关系。卓王孙这时候一改以往的态度,连连叹气,后悔没有早一点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这样就能让卓文君分到和儿子一样多的财产了。
就这样,各族的君长纷纷请求做汉朝的臣子。司马相如于是撤除了原边界上的关隘,让疆域扩大了,西面到了沬水和若水,南面到牂牁河,以此作边界。接着司马相如开通零关道,在孙水建桥用来沟通邛都。平定了西南夷后,司马相如回京复命,武帝非常满意。后来,有人上书说司马相如出使时收受贿赂,他因此失去了官职。过了一年多,武帝爱惜他的才华,又召他回朝廷,官复原职。
司马相如口吃,不爱说话,却擅长写作文章和弹琴。他当官的时候,不和公卿大臣们在一起商议国事,更不肯结交权贵,而是称病在家闲居,不追求升官。他侍奉武帝,常常凭借卓越的文采上疏规劝,每每受到武帝赞许。武帝喜好游猎,司马相如就劝他不要靠近地势险峻的地方;武帝经过宜春宫,司马相如就以秦二世的教训劝武帝修明德行。后来,武帝爱好求仙问道,司马相如作了《大人赋》进献给他。武帝读后非常高兴,称赞这篇文章有飘飘然冲上云天的气势,又有在天地间遨游的意境。
司马相如也不是纯粹装病,他本身患有糖尿病,后来干脆因病辞官,迁居到茂陵。武帝说:“司马相如病得这样重,让人去将他收藏的书都取过来;若不这样做,以后这些书就都遗失了。”使者找到司马相如家,他已经死了,家中并没有藏书。使者便询问他的夫人。卓文君回答说:“长卿原本就不曾有书。他常常写书,却经常被人拿走,所以家里什么书都没留下。长卿在没死时,写成了一卷书,他说有使者来取书时,便将它献给天子。”司马相如在留下的书中,劝说武帝封禅泰山。使者将书献给武帝,武帝啧啧称奇。
太史公说:读《春秋》可以窥见事物极其隐微之处,通过《易经》可以让隐藏的规律显现出来,《大雅》讲的是王公大人们德至百姓,《小雅》讽刺卑小者的得失,这些声音最后甚至影响到了朝廷。因此辞令的外在表现形式尽管不一样,可在道德教化上是相同的。司马相如的赋尽管多采用虚构的人物、故事,以及夸张的说法,但他文章的主旨最终都归于劝勉君王节俭,这与《诗经》的讽谏又有什么区别呢!辞赋家扬雄批评司马相如的辞赋,认为他用了一百分去描写华丽和奢侈,只用了一分来劝谏节俭。这样的观点扭曲了司马相如的原意。
亲近原典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节选二
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冄冉、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①,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②。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冄冉、
、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③,关益隘斥④,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悦。
注释
①尝:曾经。
②宠:荣宠,尊崇。
③除:撤除,取消。
④益:通“隘”。
译文
天子询问司马相如,相如说:“邛、筰、冉、等都邻近蜀郡,道路也易沟通,秦朝时曾与他们往来并设置郡县,到汉朝建立时才取消。现在真要再次开通,设置郡县,价值便超出了南夷。”天子认为言之有理,便任用司马相如当中郎将,命他持节出使。司马相如的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着四匹马拉的传车,凭借着巴、蜀的官吏和财物来招揽西夷。到了蜀郡,蜀郡太守和其属下都前往郊界迎接,县令背着弓箭走在前面引路,蜀人都将这看作是光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靠关系来到相如门下,进献牛和酒,用来结好。卓王孙喟然感叹,自认为将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太晚,就分给他女儿许多财产,跟分给儿子的一样多。就这样,司马相如平定了西夷,邛、筰、冉、
、斯榆的君长都请求做汉朝的臣子。于是撤除了原边界上的关隘,让边界扩大了,西面到了沬水和若水,南面到牂柯河,以此作边界,开通零关道。随后司马相如在孙水建桥用来沟通邛都,司马相如回京上报天子,天子非常满意。
探古迹
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成都平原自古水旱灾害严重,因此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水利工程基础上,组织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以治理岷江水患。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识典故
含英咀华:咀嚼仙草,食用琼华。比喻读书时吸取其精华,也比喻细细品味,体会诗文中所包含的精华。典出韩愈的《进学解》,化用了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语句:“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兮叽琼华。”该词可以做定语修饰其他词语,用于形容读书。
有所思
为什么说司马相如的辞赋“劝百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