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于沙漠的迷幻

醉心于沙漠的迷幻

一提起沙漠,似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绿色,没有生命,没有水源。有的只是炙热、干旱,空旷寂寞,或者死亡。

这里却不一样,它是卡拉哈里沙漠中一条古河道演变而成的“幻谷”地带。两面尽是沙坡,沙坡上面长满了野革和荆棘,顶上覆盖着树丛。这里虽不像别处沙漠地带那样特别干旱,但年降水量仅在20厘米左右。植物为了争抢水分,把它们的根一直扎进沙漠的深层,竟也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从而控制了沙丘的流动。

有植物就必然有动物。狼、狮、虎、豹、山猫、羚羊、野狗、蜥蜴、飞鸟、昆虫等,种类不少。其中有些动物在地球上已极为罕见,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内部关系、繁衍生息,就像迷幻一样奥秘无穷,吸引着四方游人。

1974年初上,马克和欧文乘飞机到博菠瓦纳首都哈博罗内。经向有关部门和朋友了解,他们选择了卡拉哈里沙漠的“幻谷”这一人迹罕至的地带,作为探险考察的地区。在此之前,他们对这个地区一无所知,及至一连串的险情和趣事发生后,他们才惊奇地发现,自己已和这个地区的诸多动物竟“共卧一床”了。

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种似熊非熊的奇异动物,跟踪观察了几年时间,并和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天晚上,夜色茫茫,万籁俱寂。他们在外出考察返回途中,突然发现一对绿中显红的祖母绿大眼睛,冲着汽车的灯光在闪动着,那动物的体型极像熊,全身长着长毛,头大目扁,但臂很短小,尾巴却很长。这种动物在一本非洲动物指南中竟无记载,当地人也从未见过。他们只好顺着动物王国的历史上溯,推论出可能是棕土狼——一种在地球上濒于绝灭又鲜为人知的动物。这就引起欧文和马克的极大兴趣,他们当即决定,把这种动物作为这次考察研究的首要任务。从此,他们几乎天天晚上驾车出去探寻考察。灯光下,别的动物随处可见,唯独棕土狼极少见到。偶尔也瞥见过那忽闪着奇异光芒的眼睛,但很快又消失在黑暗之中。

img66

棕土狼

棕土狼成了他们心中的一个谜,一个令人费解却又舍不得放弃的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后来的10个月内,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发现了棕土狼。这种动物多是单个出入沙漠丛林,也有时结群而行;它们主要吃腐尸,但有时也群起拦截较大的动物。马克和欧文在见过多次之后,就逐渐不感到陌生了,甚至还觉着它们神秘而可爱。直到圣诞节之夜,他们还开车出去,继续寻找他们可爱的“朋友”。

天奇黑,沙漠坑坑洼洼,且遍地草丛灌木,车行驶在上边颠簸得厉害,很难跑得起来;有时被别的动物所迷惑,很费劲地拱上沙坡的腰间,就再也上不去了,只得又下坡。忽然,东边不远处有小动物在跑动。他们把灯光打过去,发现约百十米远的地方,一只棕土狼正睁大祖母绿眼睛,朝小动物奔跑的方向望着。

微风拂过草丛,飘来一股生羊肉的腥味。那些小动物原来是10多只豺狼,向前跑一会儿,又停下朝棕土狼的方向看看,似惧怕又像留恋什么,这时,汽车朝前又拱了一段,已能看清棕土狼母性的特征,马克和欧文坐在车上静静地等着,而棕土狼似乎也在观察着动静。大概是当它感到没有什么威胁了,才小心翼翼地朝前走了约20米,撕啃起一只羚羊的残尸。马克和欧文这才明白了刚才腥味的来源和那些豺狼们的企盼。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又发现前额上有一块白色的棕土狼,从一堆灌木丛中钻出来,跟在车的一侧走了老长一段路。马克、欧文高兴地见到他们的这位“朋友”,认可了他们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存在。他们给它起名叫“小白星”。

这一夜,是个不眠之夜。围绕棕土狼,特别是“小白星”的出现,他们谈论到天亮,竟无一丝睡意。更叫人惊奇的是,当他们匆匆用完早餐,出发向北去的途中。“小白星”突然从200米以外的丛林中出来,径直朝着他们走来。由于身上带着自卫武器,他们并不胆怯。便站在原地等着。“小白星”终于走近了,它貌似狗熊,眼睛湿润,满脸伤疤,身上毛发极不整齐,像是昨夜同什么动物搏斗过。现在却可怜巴巴地把嘴伸向欧文,像是要东西吃,也像是求救。马克不失时机地连着拍了好几张照片。

作为目前他们发现的唯一稀罕的动物,棕土狼仍然是个谜。从近几个月所能获得的研究报告看,都认为棕土狼个性孤僻,独来独往,专食腐尸为生。但近一年的跟踪观察,他们发现这种奇异的动物也有群体关系,有时还成群结队地围捕一些大的动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他们还需要做继续的考察。

气候依然干燥炎热,年底年初这里正是盛夏。由于缺雨,一二尺到半人高的草已经发干,由绿渐黄,又由黄变白。这对马克和欧文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钱已经不多了,食品也得节省着吃。几个月前的一场大火,吞噬了大片的草丛和树木,也烧毁了他们一些装备和衣物。人虽无大伤,但已很虚弱,体重均下降了不少。后来,德国的一位朋友,携带妻子、女儿乘飞机前来看望他们,才使他们久旱逢甘雨似地获得了新的希望。

丛林沙漠中,有苦恼也有欢乐,尤其对探险观察者来说,更多的是欢乐、是欣慰。马克和欧文在这里很少感到寂寞。

1975年雨季开始时,马克驾车外出买东西,往返需好几天。这期间,一些狮、豹、豺狼,以及棕土狼和蜥蜴,竟相继到帐篷来做客。弄得欧文哭笑不得,尽管它们并不伤害他。还有一天晚上,7头狮子悄悄窜到帐篷外,用牙齿和前爪拼命摇曳着帐篷,像是故意和帐内的人开玩笑。直到马克的卡车由远而近,它们才钻进河床对岸的树林。

3年以后,“小白星”已经11岁了。马克和欧文利用无线电仪器的操纵。终于发现了“小白星”和小棕土狼的洞穴。又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这种奇异野兽群体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

img67

沙漠中的豹

原来,棕土狼这个族类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部关系和“风俗”。它们之所以构成群体,主要是为了抚养它们的后代。不论这个群体有多少母性,但每年只能有一只母棕土狼产崽,而所有的母棕土狼,当然也包括一些公狼,都必须给幼崽觅寻食物。这就使它们形成了群居和独居的混合体。

第二年,“小白星”因夜间出来觅食,不幸死于非命。马克和欧文担心幼崽会因断食而被饿死,一连好几个晚上,他们都躲在洞口附近进行观察,发现别的棕土狼不断来给幼崽送食物。奇怪的是,来送食物的都是幼崽的堂兄妹或表兄妹。像这样继养的幼崽,在这一带所有的棕土狼幼崽中几乎占70%,这在动物界中实属罕见。

1980年,马克和欧文准备回国了。临行前,他们坐着车在这生活了7年的“幻谷”又兜了一圈。他们最后一次寻找他们的棕土狼,当然也包括他们同时考察过的众多狮子。说实话,他们实在舍不得丢下这些可爱的生灵,尤其是棕土狼。它们给卡拉哈里沙漠增添了无穷的奥秘,使人流连忘返,醉心不已!